心情不亚于当年参加高考那样。
过了一会儿,监考老师才慢悠悠地发着试卷,当试卷发到黄雅萍的手中时,三张十六开蓝色油印试卷,黄雅萍拿起试卷就像虔诚的教徒捧着经卷那样一个一个字地仔细默读着,笔试题共有五个大题:
播音主持人考试试题
一、 给下面一段话注音;
努力办好广播事业,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 ——毛泽东
二、填空题
1、( )是新闻的生命。
2、新闻是( )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 )办事。
4、电视三原色是( 、、)。
5、一分为二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是( )的思维。
……
三、选择题
1、汉语拼音方案中有( )个声母。
a、20 b、23 c、26 d、21
2、播音员应掌握的正确呼吸方式是( )。
a胸式呼吸 b、腹式呼吸
c胸腹联合式呼吸 d、深层呼吸
3、新中国第一位男播音员是( )。
a、齐越 b、方明 c、铁成 d、曹山
4、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 )。
a、政治 b、经验 c、事实
5、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事实的能力,称为( )。
a、新闻价值 b、希望线索 c、新闻敏感
……
四、判断题
1、新闻价值是能够构成新闻的信息中所含有的引起受众普遍兴趣的各种因素的总合。( )
2、我国近当代致力于研究敦煌学的历史学家是
陈寅恪。( )
……
五、简答题(任选一题)
1,新闻学为什么是一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社会科学?
2,为什么要学新闻学理论?
3,播音员在播报新闻的时候应该有对象感。请问对象感的含义是什么?
六、写作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一则不超过120字的概括式导语。
关于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的影评(材料略)
黄雅萍认真地审视着每个试题,两个小时的答卷时间,黄雅萍一个半小时就答完了,黄雅萍仔细地复查着每一道题,很快黄雅萍就将注意力集中在第六大题写作上。现在黄雅萍默默地读着答案:
这是一部反映八十年代上海青年纺织女工生活的故事片,它描写了大丰织布厂青年女劳模陶星儿和她的伙伴们的生活、工作、爱情、追求……即描写了群众对劳模的偏见与误解,也描写劳模本身苦恼与欢乐,展现了她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表现了处于不可阻挡的改革潮流中的上海社会风情……
试卷检查完后,黄雅萍便第一个交了考卷。
黄雅萍以亢奋的心情走出了试场,下了拐角楼梯,走到大厅,老远就看见大厅的告示栏贴了一个通知:
通知
参加考试的同志,十二点以前,在这里看成绩,凡是初录上的同志,下午三点参加面试,具体情况,到时告知。
新闻部
雅萍伸出左臂一看表,也没有在外面逗留的时间了,再说她也没有那闲心情,她便坐在大厅的木连椅上,从墙角的报架子上拿起了《新华日报》看了起来。
黄雅萍的目光很快就被吸引到报心的《江苏一日快讯竞赛》,黄雅萍看报时有个特点就是不放过任何标题。
黄雅萍一页一页地翻着报纸,难得今天有这样的机会,手上的一张张报纸在全方位地折射着古都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黄雅萍痴迷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