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准备,鸡蛋糕生意终于可以开业了。
“春花,这鸡蛋糕味道软糯香甜,我们明日肯定会大卖。”朱成富信心十足。
开始烤的两锅,温度掌握不好,烤糊了些,后面有经验了,烤的越来越好。鸡蛋糕圆圆的,每个上面都撒了几颗芝麻,金黄黄的好看极了,一口气可以吃上四五个。
“这么小一个,价格怎么定啊?”三个鸡蛋才做出来八个蛋糕,里面还加了砂糖,面粉,油和芝麻。
“价格就定在两文钱一个,买五个再赠送一个。”一个鸡蛋两文钱,三个六文钱,低筋面粉这个时代没有,还得靠朱春花把面粉蒸熟压碎过筛后才能使用,打发鸡蛋很是废胳膊,就算一天卖八十个,扣除消耗成本也才挣八十文。所以这个价格定得并不贵。
“好,那我们今晚就把它烤上,明早直接去镇上卖。”
土烤箱一次性能烤二十个,每次时长需要两刻钟,一家人轮番上阵帮忙打发鸡蛋,烤了两个时辰才烤出来一百六十个。整个村子都安安静静的,此时已经亥时了,第二天卯时就要出发,王氏忙让大家去休息。
因为是第一次卖鸡蛋糕,怕被人欺负,家里派了小王氏跟着春花三人一起前往。朱成富经过两三天的训练,驴车赶得很平稳,以前走路去镇上需要两个时辰,这有了驴车一个时辰左右就到了。
“我们去哪里摆摊啊?”快到镇上,大家这才想起重点问题。
这生意好不好,除了味道外摆摊位置也很关键。
“去中心街面摊边上,我已经跟面摊店的老板讲好了,每天收我们五文钱摊位费。”前日朱春花来取铁具,特地跟面摊老板商量了一下,上次她和朱铜柱在路口救了小公子,面摊老板很是佩服他们的勇气。这个面摊是他找亲戚关系租的,位置很好,一个月三百文租金。
“春花来啦,我已经收拾好了,这张桌子就给你们摆东西。”面摊旁边有个空位,移一张桌子过去就够朱春花他们使用。
“谢谢张大叔。”之前还想准备个草棚,现在挨着面摊,棚子面积够大,也不用自己准备了。
就这样几人打了招呼,把东西摆好,鸡蛋糕装在编制好的竹篮子里,足足装了三个大篮子,又在边上放了个小盘子,等下切两个给要买的客人们尝尝。
今天是赶大集,镇子上的人来来往往,面摊店坐满了顾客,生意好的忙不过来,但是他们的鸡蛋糕却无人问津。此时已经巳时末了,若等午时一过,赶集的人都走光了还卖给谁去。
“春花,这可怎么办啊?”大伯娘小王氏焦急地问道,朱成富朱成才也急的跺脚,他们第一次做生意,没有任何经验。
“不行我们得改变策略,伯娘,你和成才哥假装客人,等我跟成富哥吆喝的时候,你们就慢慢走过来,装作要买的样子。”其实朱春花也没有做过生意,在现代的时候也就兼职打过零工,所有经验都是视频上看来的。
“这个办法好,成才我们走。”
一个小摊位站着四个摊主,直勾勾的盯着来来往往的人,别人肯定被吓着了。
“卖鸡蛋糕咯,香甜软糯的鸡蛋糕,整个南国就此一家,两文钱一个。”这段时间朱春花在镇上打听过了,这个地方隶属南国,这南国历史上可没有,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未来这个国家又会发生什么,她是完全没有任何参考。
“婶儿,要来两个嘛?你看这金黄黄的,味道可好了。这个是试吃的,你尝尝。”朱春花拿了几个切成小块,用竹子做成的签子扎了一块递给了小王氏,周边走过的人听到他们的叫卖,看到还能品尝,也走了过来。
“这味道,哎哟,我活了三十几岁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小王氏的表演略显浮夸,不过并不影响。
“给我们也尝尝。”一个鸡蛋糕切成了五六块,也就只能尝个味道。
“真的很好吃,软软糯糯的。小姑娘,给我装两个。”
“我也来两个......”
大多数人都是爱凑热闹图新奇,看别人摊位上人多,也跟着围过来,不一会就卖出去七十几个。但是现在已经午时,街上的人越来越少,还有一半怕是不好卖了。
“哥你别急,这才第一天,等以后我们名声打出去来买的人自然就多了。”朱春花见成富着急,出言宽慰道。
四个人早上就对付了一碗稀饭,折腾了半天,隔壁又是卖面的,香喷喷的味道飘了过来,肚子饿的咕咕作响。
“我们先吃碗面吧,等下要是卖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