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走后,张氏把精致的糕点盒子打开,顿时傻眼了。
“春花,快过来看看,这不就是我们的鸡蛋糕吗?”五个盒子里,有两盒装了鸡蛋糕,每一盒各装了十五个,换了个包装看起来上了一个档次。另外三个盒子装了绿豆糕、桂花糕、枣泥糕。
“我们鸡蛋糕市面上只此一家,应该是卫夫人觉得是个稀罕物才给我们一起送来的。”当时怎么想的到人家买来大部分是送给自己家呢,只能说是缘分。
“大家先留下我有话要说。”
朱春花让大家先留下,把为什么不收银子的事情分析了一遍。他们家现在在镇上做生意,目前才开始倒看不出来有什么危险,如果生意太好,将来肯定会惹眼,要是有人针对他们,他们这个泥腿子身份肯定是对抗不了的。不收卫夫人的钱倒不是为了挟恩图报,而是给自家在卫夫人面前留个好印象,说不定卫夫人就会吩咐员外府的人多加照拂呢。再说家里多了这么多钱,后面做生意的动力也会减退,五十两看着很多,均分在家里每个人身上,也没剩多少,难道他们一辈子就靠三两银子过活嘛。
朱春花分析完,本来还有些不解的家人,顿时对春花心悦诚服,果然菩萨指点过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特别是张氏,当她看到春花把银子退回去时,瞪得眼珠子都快出来了。
“奶奶,我们把这布拿四卷去换成粗棉布吧,剩下的留着万一以后有用。”家里人的衣服实在有些破旧,现在开始做生意了,干净整洁还是很重要的。
“那你们明天去镇上的时候带上,这么好的绸缎布料,我们穿确实不合适。”这一卷绸缎布至少可以换棉布三卷,换成粗棉布大概能换五卷,这样算一人至少能做三身衣服。
大家一人尝了一块糕点,就各自忙去了。这送回来的鸡蛋糕明天再拿去卖也不新鲜了,王氏让春红送点给隔壁的郑婶,刚刚人家也是好心提醒,再拿一些给里正还有旁边两户亲戚。
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每日坚持出摊,生意越来越好,连县里都有人赶来买这鸡蛋糕。由于吃食太单一,朱春花开始准备研究茶饮,不过这需要大量的竹筒,得向村里买竹子才行。
“今天摆完摊,我们刚好卖了一个月,晚上回家让成富哥算算有多少钱了。”
春花决定和家里商量,实行工钱制度,这样大家更有干劲儿。最近朱成贵打发蛋糕的激情越来越弱了,还有朱成富已经有孩子,家里已是四代同堂,每个小家庭有点私心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大家不说就忽略,这样只会堆积家庭矛盾。
“账本都在我枕头下面呢,回去给你们看看。”朱成富每日算进出的账,可是他和魏氏手里连个铜板儿都没有,有时候他也想给蛋儿买点零嘴,但公家的钱是不能乱花的,心里有些不是味道。
今天鸡蛋糕一如既往卖的所剩无几,还有三个就留着自己个吃了。三人收拾好摊位,上了驴车赶回家去。家里的房子已经建造的差不多,瓦片还没铺,等着这两天插完秧再腾出手铺上。毕竟是新宅基地的房子,到时候是要请新房酒的,这也得花不少钱。
“爷爷奶奶,现在大家都在这里,有个事我认为不得不提一提了。”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在,朱春花索性就把计划说出来。
“怎么啦花儿,表情这么严肃。”王氏和朱大力如今每天都笑的眉眼弯弯,面容更慈祥了。
“家里人每日是不是都很辛苦,做事也很积极?”她准备引导王氏他们自己说出给工钱的事。
“那还用说,我们老朱家就没有偷奸耍滑的人,你们这些孩子都是我们老两口的骄傲。”
“那干活积极的人是不是得有奖励?这样才能保持动力。”
“那是自然。”王氏和朱大力点点头。朱成富朱木柱已经知道春花要说什么了,表情中带着期待。
“所以奶奶,你看看我们家里人得给多少奖励合适呢?”
王氏这才知道小丫头是在给她下套呢。村里的人只要没有分家,经济大权都是掌握在爷爷奶奶手里,平日挣的钱全部交工,要花用也得是正常开支才能支取。当然也有些藏有小心思的子孙,挣的钱多少会私藏一点,不过他们家可没有这样的人。
“那你们想要多少奖励呢?”王氏和朱大力是个开明的大家长,她看各个小家庭都不吱声就知道大家心里怎么想的,分点钱给大家私用也好,免得买点小针小线都跑来麻烦她。
“爷爷奶奶,我们按人数给奖励,然后再额外给出三个名额奖励给每个月干活最辛苦的三人,这三个人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