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两银子。朱成贵虽然心疼这个钱,但是想到那些在冰天雪地里受冻的人,默默的掏出钱袋子,把去年攒的八两银子给了朱春花。
“这个钱你自己留着,我这儿还有钱呢。”朱春花觉得朱家的人真的很善良,试问谁愿意把自己全部家当拿出来救人的呢。
“你先拿去,再买点粮食吧,反正我现在也用不上什么钱。”
“明日看看情况再来买吧,我们的马车装不了这么多东西。”
天快黑了,三人也不做逗留,赶着马车回河居村。一群衙役把信息传送的很快,村里的捐款是交给里正的,最后里正在上交给镇守。村子里的人家收到县里要求捐款的命令,家家户户唉声叹气的。按照人口来算,没有受灾的人大概有个五万多,一人一百文,那就是五千两银子。再加上富绅另外捐款,这一次集资应该能有一万两。
“这个吴县令算盘可是打的真精,我看他这次是一分钱也不用花,还能救助灾民获得上头赏识,只是可怜了我们长河县这些平民百姓。”王氏和几个媳妇忙活着打散烘干朱春花带回来的棉花,不由抱怨着吴县令的做法。
五百斤棉花大概能做一百件袄子,袄子有大有小,适合不同年纪的人。这些个棉花可不是新棉,新棉卖的更贵,现在都到了一百二十文一斤的价格。陈棉也是能穿的,只是手感潮湿了些,颜色也不好看。
“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当官的事在家里说说就好了,外面可不准胡言乱语。你们抓紧赶制袄子吧,我看这化雪的天儿比下雪的时候还冷。”朱大力警告道。
“你们爹说的有道理。我去隔壁找找邻居们,让她们也来帮帮忙,争取早些把袄子做出来。”一百件袄子靠她们没有个十天半个月天是做不好的,王氏觉得人多力量大,不让村里人出钱,出点力气应该也会帮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