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谅也松了口气,他知道楚天行这次招揽也只是试验而已,如果庆州城防军营也可以招降,那么日后接管庆州,就不是什么问题。
至于庆州那两万府兵,王之谅估计楚天行根本没有考虑在内,毕竟只要拿下盐关平定西南,那些府兵也不过就只是百姓而已。
人心已经收服,楚天行大手一挥,指挥众人开始将精粮干肉运出库房,装上山路旁的车架。
二十来人肩扛手拎,将一个个布袋从仓库取出,源源不断地搬出南环山外。
不一会儿,满满六大车物资已经装载完毕,楚天行清点完毕,便带着队伍前往广安义军大营。
行至中途,一位兵士突然面色一变,认出了前路所指。
“这是去固原乡的路啊,我...我就是固原乡的。”
他的额间顿时渗出几滴冷汗,心中也一阵慌乱。
虽说自己已经决定加入义军,可毕竟还从未接触过,在他们庆州城防的眼中,那也只不过是一群叛军罢了,形象做派跟土匪难有什么区别。
如今得知叛军将大营安在了自己家乡,一想到家中年迈的母亲和小妹,他牙关紧咬,心中顿时担忧不已。
楚天行看到这兵士的脸色,便猜出了他心中所想,头也不会地劝慰道:
“不必担心,等你见到我军军貌,便知道此时担心的多余了。”
至固原乡十里之遥时,乡道旁的树丛中突然钻出一队甲士,面对着车队高声喝止:
“站住!来者何人?”
楚天行示意众人停下,和王之谅二人缓步上前,对着拦路者遥相问道:
“有谅字营的兄弟吗?还不赶快过来认大哥!”
“大哥?”
前方甲士听到询问,又仔细看了看走上前的二。
楚天行身材匀称,隔着老远看不清容貌,众人一时还未能辨认的出,但是王之谅这宽肩阔背,高挑魁梧的身材却是极为好认,众甲士一眼便认了出来顿时都兴奋不已,忙跑上前来参见。
“王统领回来了!王统领回来了!”
一众甲士一窝蜂地跑上前来,参见过后不待其招呼起身,便开心地围着王之谅抱作一团,面色愉悦举止亲昵,仿佛不是遇见长官,而是迎接离家多日后归来的大哥一般。
王之谅被众人围在中间,在喜悦的怀抱中一时有些促狭,忙笑着挣脱众人的簇拥道:
“好了好了,快喘不过气了,我和楚统领给你们带了些吃食,今天好好犒劳犒劳你们,快去搬吧。”
“楚统领也回来了?”
“哇!是白米!还有肉干!”
广安郡物资匮乏,义军又不许劫掠,围攻盐关半个月来众将士都吃的是陈年老粟,哪里见过这些好东西。
众人喜出望外,在一阵欢乐的氛围中,拥着车队向固原乡大营行去。
进了固原乡里,一座座整齐的营房建在村落外的坡地上,营地里大队士兵正在日常操练,村落中还有不少士兵在帮助村民劳作,军民相处和谐有序,丝毫不见违和景象。
正在将物资运入军营之际,村口劳作的一群村民中忽然传出一声惊呼。
“哥?”
之前那位出自固原乡的兵士听到这声音打了一个激灵,慌忙朝着人群中看去,只见一位头上顶着草筐的小村姑正呆呆地望着他,脸上满是惊喜。
“小妹!”兵士看见亲人顿时两眼含泪,忙放下手中的麻布口袋奔走上前,兄妹俩一时相拥而泣。
“咱娘呢?”兵士满眼泪花。
村姑小妹抹了抹哥哥脸上的泪水,开心地说:
“娘没事,就是最近老毛病犯了,腿脚不便。”
兵士鼻尖一酸,理了理小妹耳边的碎发,把头埋到小妹耳畔,声颤抖着悄悄问道:
“哥问你,这些兵有没有欺负你们?欺负乡亲?”
村姑小妹连忙挥手道:“没有的事,这些兵都是驻扎在村外的,从不擅自进村来。而且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一些人手,帮助乡亲做些劳力,今天还帮咱家挑水了呢。”
兵士听见这些话,简直不敢相信,他只知道哪怕是州府亲兵入乡巡视,有时也免不了搜刮乡里,祸害百姓,可这些所谓义军竟然没有为非作歹,甚至还能做到为村民排忧解难?
“军民本是一家,我义军既然为百姓而战,自然会善待百姓,秋毫无犯。”
楚天行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他自信地走到兄妹二人身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