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心里,她想有着一日能和偶像同台演讲,在未出校门的晓菲的眼里,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毕业后,做着基础的人事工作,己经满足不了晓菲的志向了,当初选择哲学专业,本就不是冲着以后好就业去的,那是冲着马克思的思想去的。坦白讲,哲学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多的,比如高校教师、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和国企、媒体和出版业、商业和管理领域等
由于没有继续深造读研读博的打算,就这样进入社会,想找一份自己能做且喜欢的工作就己经让晓菲够折腾的了,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进入这家外企,己经让晓菲付出了不少心力。
岂料,人的满足的上限是容易改变的。简单的没有挑战的工作,渐渐的让晓菲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很多刚入职场的朋友,一定也有这种感觉。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步步为营,一步一步地成长,最后都想成为下一个陈若冰甚至更高的职位。就像马小虎说的那样,“熬成婆的媳妇都有干碎活的时候,杂活既是老员工偷懒,也同时是对你的考验,菜都切不好,怎么有人敢让你掌勺呢?对于新人来说,办公室里最可怕的不是受欺负,受排挤,受冷眼。而是承受了这些却依旧得不到成长。白白的度过一天,无所事事,只能满腹埋怨,等于是盗走了自己成长的机会,丢弃了让自己变好的时间。”
为了加速自己的成长,和偶像的距离越来越小,晓菲决定在基层岗位上努力付出的同时,也为自己下班后的时间找了些事情做,参加线上关于人事相关的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沟通课程,领导力课程,团队协助等也一起去学习,除此之外,晓菲在网上也去搜索了下许多大咖开的书单,找到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计划一本一本去读。
如此,晓菲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才能做的有趣,有劲。争取在1-2年内,提升专业技能外,还能在其他方面更好的成长。晓菲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孙玉岚那样的人。
为了更好的推进这一计划,晓菲每天坚持锻炼,改掉晚睡晚起的习惯,按时吃饭,还在淘宝上购起了计划本,收到快递的时候,拆看后,上面赫然写着,2.12计划,深蓝色的花纹,醒目的大字,让晓菲觉得有要去干一番大事的感觉。
说做就做,一天的坚持不是难事,两天的坚持也不是难事,一个月的坚持就很难说是容易事了,对于晓菲这种习惯拖延症患者来说,能坚持下来就是很大的进步了。
跑步软件也在手机下载了,每天的打卡,让晓菲觉得很有动力。软件里有个很好的功能是,可以看到附近的跑友动态,经常也有人在晓菲的动态上点赞,评上加油之类的祝福。这让晓菲觉得,锻炼这件小事情必须坚持下来。
一个很明显的效果是,晓菲每天起的早了,以前都是晓菲的主管先到办公室,晓菲总是踩着点进入办公室,这个习惯是那些老人所不能接受的。
此时的晓菲己经转变认知,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个新人,经常还这样做,怎么可能能让领导觉得你是个能委以大任的人呢?
这不,新的一周,晓菲果然起了个大早,到了办公室,自己是最后一个到的,很开心的感觉,吃了早饭,接了杯水,打开电脑,对“晚来”的同事说声早安,愉快的开展了一天的工作,主动做事,同事的一个微笑和谢谢都能让晓菲开心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