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三被打得东逃西窜,觉得自己冤死了,他多辛苦地干活,吃几个枣怎么了。那几个枣才值多少钱。
正想躲在婆娘后面,就看到他婆娘直直地站在原地,嘴上脸上花的呀,比唱戏的还花。傻不愣登地,就在那看着他被打。
再看他几个孩,没眼看。
“说你啥好……”周老三一手指着刘银玲,没见过谁家这么傻的婆娘。不跑还站那干啥。
没等跑到对方跟前,周老三就被周老头一脚踹泥里。
“爹!你干嘛!”
原来周老太崴着脚了。
周苗苗实在忍不住,弯下腰,无声咧嘴笑。
赵凤菊怕公爹发现就不好了,只能给傻闺女几巴掌,拍在背上,“还不去扶你奶起来。”
毕竟是当娘的,周老二也想上前搀扶。
赵凤菊揪住他:“你就先别去了。”先把脸擦干净,省得再把老太太气出好歹。
周老太受伤了,打枣行动暂时停止。
一群孝子贤孙忙前忙后,把人抬到床上,说要请隔壁村的土郎中看看,周老太死活不愿意。
“花那冤枉钱干嘛!在床上躺躺就好了。”
死活不愿意看郎中,只能由两个儿媳妇伺候。
杨巧兰听说老太太受伤了,也不敢让闺女留下了,赶紧让她去跟着照顾。
周老太这个年纪,一点小伤都不容易好,躺在床上骂人。先是骂她的儿子,跟着骂儿媳妇,后来孙子孙女都骂了起来。
一大家子人围着她伺候。
同村的人听说了,处的好的赶来看她。
“小梅,快点!”刘银玲赶忙跑过来,拉着周小梅就走。
原来是汤家来人了。
汤家,就是周小梅的未来婆家。
汤家娘子带着一兜鸡蛋,后面跟着小儿子汤保来和闺女汤荷叶。
“亲家母,快请进,快请进。”刘银玲热情招待:“你说你,来就来了,还拿什么的东西。”边说边把一兜鸡蛋拿过来。
汤氏笑容淡淡,看了一眼周小梅,微点头,这才说道:“听说金宝他奶身子不好,我这不就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正好家里的老母鸡下的蛋,攒了些,不多,特地拿过来瞧瞧。”
刘银玲美滋滋的,尤其看到旁边站着一位个子不低,长相周正的小子,笑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哎呦,你说说,咱们这么熟的关系了,亲家母你还这么客气。”刘银玲转头:“小梅,荷叶来看你了,还不快带着人说说话去。”
周小梅羞得脸都红了,一直低着头,听到母亲说话,才低低应了一声。抬起头,就看到一男一女站在两步外,赶忙把视线移走。
周小梅带着汤荷叶去了屋后头。
等到没人,汤荷叶捏了一把周小梅:“让你刚才装。刚见到我哥还脸红了。”
“去你的。”周小梅也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两个小姐妹打打闹闹。
汤氏看了周老太一眼,说了会儿话就走了。
周苗苗被使唤去烧水给客人喝,烧完了水,刘银玲又让她去把早上摘的枣子拿出来一盘。
周苗苗嘴上答应地很好,转头,躲在灶房里,爱谁谁,就不出去。
“家里的女孩子除了小梅,其他的就是不行,让拿点零嘴出来,人就跑没影了。不像话。”
刘银玲送汤家人走时,还不忘诋毁几句。
别人家的事,汤家娘子不好说,客气几句,就出门走了。
刘银玲对自家这亲事很满意,一直笑呵呵的。直到在门外正好遇见另一波“亲家”。
“哟……你是……”刘银玲站在上坡,上下打量几眼,才道:“沈家娘子吧。”
来人刚好是周苗苗要许的沈家。
沈家娘子圆脸蛋,大眼睛,若是富态点,长相还不错。就是憔悴疲惫了些,衬得皮肤暗淡没气色。
一身陈旧有了磨损的黑布衣衫,由于赶了许久的路,风尘仆仆,衣服和鞋子沾了土,显得更破了。
要不是头发打理的还算整齐,刘银玲都要怀疑是哪里来的要饭的了。
“是来看我婆婆的吧。”刘银玲态度冷淡,看了对方手里的篮子,手一伸。
沈氏愣了愣,赶忙把篮子递过去。
刘银玲掀开上面的破布,打眼一看,心里嫌弃。沈家的也太不讲究了,就拿了一些破窝窝头,还有点咸菜疙瘩打发人。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