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琳瑟吩咐:“在布袋里面装上六斤沙子,到野外去试试。”
这个试验花费不大,非常简单。
三个人买了十个布袋,到了野外随便找了块空地,开始练了起来。
很快就发现:用掷铁饼的办法旋转加速把装了六斤重的沙袋扔出去了二十来米。
如果是长期训练,再把重量减少一斤,投出三十米距离还真的能行。
三个人把沙袋里面的沙子减少到三斤的时候,就能够掷到五十米以外了。
凯琳瑟十分高兴,认为自己已经破解了这次爆炸案的炸弹来源问题。
兴冲冲地在报纸上刊登关于宁城爆炸案的最新猜测,在这篇文章里面她大胆推测了凶手是用炸药包的形式,从喜来登楼顶上把炸弹扔进院子里面去的。
这个推测一经见报,就引起了多方注意。
金有为探长还专门带了几个探员上楼顶考察,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也专门前来观看了演示。
看完之后,默不作声就走了。
东北、华北在日本政客眼里,最终都是要占领的。
具体占领方式,日本国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军部是想要通过武力直接快速地侵略,马上对东北和华北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大规模的移民;
日本政客希望通过蚕食和潜移默化,不引起国际反感的情况下,慢慢把东北和华北的政治、经济影响到,进而让日本人在这上面占有绝对的话语权。
林久治郎是知道土肥原贤二想法的,但是并不赞同。
不过他们这些外务省的官员,却是无法改变那些一心想要挑起战争升官发财的关东军想法。
所以他只能够一言不发地走了。
凯琳瑟的这个试验和报道很快就收到了回报:宁城县公署给她送来一万块大洋的钱票。
有人欢喜有人愁,其中最不高兴的就是关东军这批一心想要挑起战争的鬼子。
其中最在意的就是土肥原贤二,他一直没有否认这是炮弹炸出来的。
因为只有把爆炸物确定为炮弹,这样才能够跟东北军扯上关系。
进而为出兵制造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为了否认掉凯琳瑟的试验,土肥原贤二专门邀请了金探长和凯琳瑟到绸缎庄后院监督。
他要把后院可以收集起来的弹片全部收集起来称重。
一个日本工兵拿着探雷器,用它强大的磁力把散布在地上的铁砂子收集起来。
整个院子都被收集了一个遍,就连倒塌的房屋也把边缘的砖石翻了一回。
收集回来的铁砂除了从倒塌房屋里面吸出来的之外,其余的全都带上了锈色。
这孔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它们确实在地上散落了不少天。
称重之后的铁砂足足有十五斤三两。
这样的重量平均到每一个炸药包上面就有三斤,还有不少嵌入树木、院墙里面的铁砂子没有收集上来,加上失落的一些。
完全可是想象:这些炸弹爆炸之前,每一枚里面装着的铁砂子绝对不止三斤。
按照这样的重量计算:一个炸药包用三斤铁砂还要最低三斤炸药。重量根本就不止三斤,最低也需要六斤以上。
按照凯琳瑟的试验,六斤重物已经扔不到这个院里面来了。
凯琳瑟看到土肥原贤二用工兵收集铁砂子的时候,已经猜到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