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听了提了反对意见,“牛棚没地方了,现在他们去哪里住?”
大队长这才想起牛棚的情况,但是不住牛棚,也不能安排到社员家里呀,现在村里的社员对他们都是避之不及的呀。
就在大队长和书记发愁的时候,沈老说:“你们也别发愁,我说一下我的想法你们看看怎么样。”
几人立马来了精神,他们这个老叔这些年在外面,虽然不知道具体做什么工作,但是看那周身的派头和气质,比公社书记都强。
现在老叔有主意,他们肯定要好好考虑一下。
“既然牛棚没地方,那就在牛棚旁边再建一座屋子,让他们去住,这边的冬天太冷,如果只是建个茅屋,那冬天真的会冻死人的。”
“可是,老叔,建屋子是要花时间的,而且费用这方面怎么算呢?”
“那就拿他们的公分抵,你们呀,要把眼光放长远,没听说过这句话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看县里的g会头头和公社的书记,这都是明白人。”
听着沈老的提点,三人这才恍然大悟,他们之前也在纳闷,怎么县里和镇上的领导这么好说话呢?原来是人家不想把人得罪死了。
见他们三人想明白了,沈老接着说道:“村里每家每户不是都有土坯吗,就用这个建,几天工夫就能完成,顺便把牛棚也给改建好,这几天可以让他们分配到社员家里,住几天的事,虽然他们的工分不多,但是也是有的,到时候算到村民家里。”
“行,就按老叔说的办,只是那对夫妻不好分配呀,都病成这样了,如果死在村民家,晦气呀。”
“那就把他们放到我家,我不怕晦气。”
大队长和书记他们听了大惊,那怎么行,他们老叔可以说是他们大队的定海神针,平时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或者看不透的事都会来请教老叔,老叔就会给出他的意见。
“不行,绝对不行,这还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如果传染给您和老婶,那怎么办呀。”
沈老见他们态度坚决,只好说道:“那就安排到小林家里,他是公安,还能盯着他们,让小吴先带着孩子去我那里住几天,让小林去看着他们,你觉得呢?”
书记和大队长认真考虑沈老的意见,觉得可行,就是不知道萧青芝他们同不同意了。
沈老给大队长他们打包票,说肯定会同意的,他认了萧青芝为干孙女,现在萧青芝的孩子还在他家里,请老婆子给看着呢。
大队长他们听了对萧青芝和封伟的印象又提高了一个等级,既然是老叔的干孙女,那就不是外人。
现在宗族抱团的情况很普遍,村子排外现象严重。
“好了,就不多说了,估计外面的三个人还没吃东西,也快中午了,先安排人去吧。”沈老一锤定音,大队长就赶着牛车随沈老回家了。
此时萧青芝已经放学回家,正在家里做饭呢,突然听到院子里的喊声,萧青芝走出厨房,就见沈老走进了院子。
“沈爷爷,你来是?”萧青芝问道,然后就看到跟在沈老后面的大队长。
萧青芝又和大队长问了声好,然后看向沈老,沈老也不磨叽,把在大队部商量的办法说给萧青芝听,萧青芝一边听沈老说话一边用精神力扫描大门口的三人。
一对老夫妻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这个老头身上透着一股军人的气质,只是现在精神有点萎靡。
而那对夫妻大概六十多岁,萧青芝仔细观察,这才认出,那个男的是北大物理系的教授,之前还给她上过课。那个老太太她也不认识,但看身上的气质,应该也是位知识分子。
听完沈老的叙述,萧青芝假装思考了会,大队长紧张的看着萧青芝,就怕她不同意。
过了一会,萧青芝点点头,同意了他们的办法,“可以,大队长把人领进来吧,我去收拾下屋子,让他们住下。”
大队长高兴的应了声,然后把牛车赶进了院子,萧青芝进屋把隔壁屋子收拾出来,让大队长把那个老太太扶进屋,而封父则在院子里的角落太站着,那名老教授则跟着进了屋子。
萧青芝也跟着进了屋,她之前精神力扫视过他们,老太太估计是连饿带吓,这才病倒了,而那名老教授则是饿的,累的才面色苍白。
封父的状态还好,只是腿看着有点伤到筋了,骨头什么的没事,养养就好了。
大队长安置好他们就走了,想来是去请村里的大夫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请的过来。
沈老也看了眼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