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题目。”
又言:“同时安排太学生过来,今夜重新誊写卷子。”
笔墨备好,赵子泽亦想好了题目,速速写下。
肖主簿一边磨墨,一边伸着脖子看,待到赵祭酒写完,忍不住抚掌呼道:“妙极,妙极!”
却是忘了手里还在研墨,洒了赵祭酒一脸墨。
……
三月二十七这日,乔时为再赴考场。
覆试与初试笔试近乎一致,只不过场地设在了礼部衙门,考场布饰更加讲究了。
再就是参试学童仅有六十八名,主考官为国子监祭酒大人。
放眼环看了场内的学童,不知是环境使然,还是真当如此,乔时为觉得这些个小娃娃看着果真有几分天赋异禀的模样——至少举止、眼神上,是带着几分傲意的。
就是不知道能耐有几分了。
一声锣响,老教谕分发卷子,题目增至二十七题,每经三题。
乔时为只需答《论语》《孟子》《尚书》三经的题目。
略扫一眼,《孟子》《尚书》题目一如初试——书某某篇某某节。
而《论语》题目却是——“人若不学,则无以言、无以立,唯知之甚盛,方可成身。且书《论语》篇节以应之。”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且书《论语》篇节以应之。”
乔时为挠挠头,一开始有些不解,后得通的。
况且,诸位学童最先学、最熟识的皆是《论语》,考难些也应当。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