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 第 36 章 [晋江独发·寒门...

第 36 章 [晋江独发·寒门...

成一股劲儿,便永远是风平浪静的表象。

这个时候,乔时为的第二份小报刊印出来了。

不过并非以寒门子的口吻,而是借了权势者的身份,开文第一句便是粗鄙之语——

“尔等田舍汉,所读何家书?所识何家字?何其不通世务……”

单单这一句,便足以够为整篇小报定调性。

“田舍汉”可不只是骂人“种田的汉子”这般简单,它是唐时士族对寒门子弟、耕读子弟的一种鄙视,有时亦称“田舍奴”。

何家书?何家字?

自然是我等高门士族创造出来的书与字,既然读了我家书,写了我家字,所得文章理应归吾所有。

既是我家的东西,怎能称之为“剽窃”呢?

不出所料,这则小报卖得比前一份更好。

作者有话要说

煎茶声沸,幽幽茗香。

林家家主房内,琴棋书画、文印石茶,单是从那烧炭用的淡天青釉三足瓷炉,便可窥得其雅致

“雨过天青云破处”,林方旬独爱一抹天青,房内处处青调。

可惜清闲无事,却不能坐卧随心。

他身子骨早病亏了,每到深冬,半步都离不得这屋。

围炉煮茶,煮沸了茶汁,烤熟了果子,却晾在一旁不进一口。

天青色的衣袍,愈发映得他眉间锁紧了忧愁。

叶阿达在旁屋待了好一会儿,消去了身上寒气,这才敲门进来。

林方旬摆弄着窗前的兰花,淡然问道:“今日报局那头可有什么新奇的消息?”他需要点趣事打发时间。

要办成小报,须得先有打探消息的路子。

譬如重金买通打听宫廷秘闻的内探、窥看三省三司政务的省探和搜罗八方消息的衙探,把他们织成一张网。

草纸林家业大钱多,报局的“根蒂”自然扎得更深、更广一些。

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里稳得住家业。

叶阿达递上一份手写报,林方旬略扫了几眼便放下了,道:“尽是些和尚敲钟的事。”

“方才乔家五郎是要刊两则小道消息,某愚钝,看了几遍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叶阿达将两页纸递上,又道,“乔小郎鬼点子多,家主不妨琢磨琢磨他要做些甚么。”

看完第一张纸,林方旬猜问道:“这小子入了郭富三门下?”

“家主神算。”叶阿达道,“乔小郎兄弟俩都在郭富三门下。”

“倒是有点意思。”

“家主,何以见得?”

“一个上舍生,纵是文章写得好,也绝谈不上‘字字珠玉’,才不配誉,但凡出了半分差池,便是将他架在炉火上烤。”林方旬甩了甩?手上纸张,分析道,“这小子下足了功夫夸人,这事多半是要出差池。”

琢磨了片刻,林方旬又道:“这点招数恐怕还扳不倒郭富三。”顶多也就是国子监内泛起些水花。

林方旬继续看第二张纸,纸上第一句便惊到了他,顺着往下看,却是越看越欢喜,眉宇间不自觉展开了,赞赏道:“有意思,有意思!”

家主日日寡淡,今日难得能笑出来,叶阿达好奇问道:“乔小郎又能扳倒郭富三了?”

林方旬买了个关子:“这局一布,可就不只是扳倒郭富三那么简单了。”

趁着心情舒畅,他吩咐道:“阿达,叫账上预支一笔银钱,这是招揽国子监那群寒门太学生的好时机,莫错过了。”

“是,家主。”

叶阿达告退,谁料半道被林方旬叫住,他道:“阿达,令林家所有正店酒水让价两成。”

“家主这是为何?冬日里的酒水本就不愁卖。”叶阿达不解。

如今林家哪个酒楼不是夜夜客满。

“你照办便是了。”

待叶阿达走后,林方旬终于想起自己煮沸的茶,倒了半盏,静待茶凉。

他有了些困意,卧于软榻上喃喃自语:“熙熙攘攘汴京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少年郎。”

……

再说国子监那头。

第二批文章才贴出,乔时为便跑来寻黑脸老儿提竿收线。

“祭酒大人,浮子沉了,该收鱼竿了。”

赵祭酒装出一副风轻云淡、不急不躁的模样,教育乔时为道:“莫急莫急,急事宜缓办。”

乔时为回应:“墨迹墨迹,时机不可失。”

他解释道:“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