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 第 41 章 [晋江独发·檐下...

第 41 章 [晋江独发·檐下...

书籍”,譬如《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古今源流至论》等。

有时又教他些答题技巧,譬如《笔院时文录》《崇古文诀》等。

不知不觉间,祖父教他的“诗意”,竟与赵祭酒教的“技巧”渐渐融合为一体,乔时为再读解试、省试真题时,再不是无所适从。

没真本事,再多的技巧也是做花活。

没技巧,话不对口,满腹才华只怕无处可施。

……

……

读书的日子过得飞快,临近年节,东京城各条市街开始热闹起来。

这日散学时,天已昏暗,乔时为走过灯火通明的闹市,穿过一段小巷,看到了等待他的灯火——远时微微如星辉,近时皎皎如明月。

不管何时,回家的路,天上月一轮,檐下灯一盏,足矣。

渐步渐近,从外头听到父亲的声音:“橘子……你去哪?”

白其真解释:“是小安回来了。”

只见橘子推门一跃而出,朝乔时为扑来。

日日如此。

乔时为才想起来,父亲这几日要到户部点对账簿,忙完公务后,再顺带接他们回去过年。

看到乔时为回忙完几日就回去过年了,不差这几日,他非要我给你带上这封信。”

白其真一边端菜上桌,一边搭话道:“打小一块长大的兄弟,第一回这么久不见面,能不心心念念吗?”

乔时为吹燃火引,多点了一盏灯,拆开信详读。

数月不见,四哥的字端正了许多,再无从前的歪斜随意之态,点圆润,捺斜长,有了笔锋……想来是自己暗暗下了苦功夫。

四哥在信里写了许多日常,譬如一起种的石榴树今年结了许多果子,颗颗剔透又红鲜,还问橘子近来如何,没有了后山,橘子平日上哪儿玩。

信末说,他已拿到县学、府学的荐书,打算过了春就来参加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与兄弟一齐上学读书。

乔时为心里忽然期待时间能过快点,期待一家人早些在京都团聚。

来京这段时日,乔时为常觉亏欠娘亲,以母亲的本事,她本不应日日周旋于繁琐的家务中。

也本无需与四哥分开这么长时间。

三个孩子,并非把挂念分三份,而是同样的挂念有三份。

所幸,他们终于要过来了。

饭桌上,乔时为注意到娘亲今日施了粉黛,双颊泛红,又注意到父亲一直埋头吃饭。

来京都这么久,娘亲还未好好逛一逛不夜的灯市。

他赶紧多刨了几口饭,放下筷子:“父亲、娘亲,孩儿吃饱了。”

然后背上自己的书袋:“娘亲,我有份课业要请教三哥,我回去一趟,夜里就不回来了。”

言罢,不顾娘亲的挽留,撒了腿跑远。

“小安,天都黑了……”

“没事,街上亮堂着呢!”声音渐远。

在远处,回过头,檐下那盏灯微光如星一点。

……

再一转眼,燕子知春来,衔泥筑巢。

小院变大院。

乔家原只买了前院,如今把后院也买了下来,又收了邻家小院,推倒围墙重修后,得了一套三进院。

大门上了新漆,檐下那盏灯依旧。

春时考试。

四哥虽喜欢玩闹,但学问是过得去的,参加国子监考试,名列第两百二十一名,成了一名太学外舍生。

随后的几个月,一家人陆陆续续迁居,家什搬尽,终于在京都城里安定下来。

……

秋时,四哥乔见川入监。

有了乔见山的前车之鉴,乔见川选斋谕时,乔家人慎重了许多。

经赵祭酒和肖主簿推荐,乔见川选了一位上年纪的老斋谕。

这位周斋谕年过花甲,再过几年就该致仕回乡了,他身子骨硬朗,脾气更硬,是出了名的严师。

本以为乔见川可以顺顺当当地开始学业,谁知入学不到十日,他便在课室里闹出了事——

那日散堂后,有个学子漏记了几条笔记。乔见川是个自的我都记下了,抄我的罢。”

学子接过,道谢。

不料,一旁有个油头粉面的拦了拦,道:“你竟不知道他是乔见山的弟弟吗?”

乔见川原想着是同学间开玩笑,便也笑道:“原来兄长在太学院这般名声出众。”

那学子疑惑,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