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 第 66 章 [晋江独发·小杏...

第 66 章 [晋江独发·小杏...

,人之常情而已。

王春生是名声在外的少年天才,自幼便备受瞩目。世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他们在奚落“王一百”,幸灾乐祸的同时,心底难免还是有些惋惜和同情的。

王相一定明白,王春生此时不能显露负面情绪,而应放大世人心底的那一丝好感,才有机会在殿试上打一场翻身仗。

功名之竞不在一场。

……

宴席过半,到了考官代表出场的时候。

一般而言,权知贡举收到贡士们的请帖,大多无闲赴宴,但也不会随意冷落。权知贡举会从权同知贡举、参详官、点验试卷官中选几人为代表,令他们过来一趟。

同样的,礼部那边也会派一名官员过来,走个过场。

大家乐呵呵共饮一杯后,小杏园宴便圆满了。

岂料,两辆马车一东一西,同时抵达酒楼外,一学子跌跌撞撞跑进来传话道:“裴尚书亲自来赴宴了!”

又有一人进来,道:“礼部派了一名侍郎过来。”

所有人皆起身掇拾衣物,位列两侧,迎接两位大员。

乔时为把赵宕举拉过来,两人齐肩并站。

“你老爹怎么过来了?”乔时为问道。

“你是真不晓得,还是装的?”赵宕举见乔时为一脸茫然,遂凑到他的耳畔,说了来龙去脉,道,“小安,你抢手得很呐,才区区省试,便叫一尚书一侍郎如榜下抢婿一般,从朝堂争到了这里。”

又替自家老爹说好话:“小安,我老爹脸虽然黑了些,心却不黑,相处这些年,你是晓得的。”

还问:“你打算娶哪个?”

乔时为狠狠拧了一把赵宕举:“这样重要的事,你方才为何不早些同我说?”

“我寻思着当事者多少已听到些风声……”

正说着,一紫一红迈步走了进来。

两人笑眯眯地夹枪带棒。

“北境不稳,兵部素来公务繁重,裴尚书今夜怎有空过来?”

“正因北境不稳,兵部急需广纳贤才,纳才之事,自当重视。再者,此三百五十八名人杰,篇目字句皆过本官之眼,他们盛情相邀,本官岂能不来?”裴明彦反问道,“赵侍郎夜来此处,是为了什么名目?”

作者有话要说

省元的泥金帖子送达,贡院南墙同步张贴杏榜。

杏榜榜头,最先竖贴四张黄纸,毡笔淡墨衮转书,写上“礼部贡院”四个大字。

省元名字紧跟其后,故有“淡墨榜头”之称。

正所谓“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其中荣耀可见一斑。

有人誊抄杏榜,分路分府分门别类,一一统计,便发现——较之以往,寒门子上榜者增加了不少,但名次多居于中下,名列前茅者少之又少。

福建路、两浙路中式者有所减少,京西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这几处,则有所涨。

还有,国子监太学生大败亏轮,中式者不及往届半数。凡是惯用太学体者,平日名声在外,此时名字在外。

举子们对裴明彦的评价褒贬不一。

而对于乔时为,众人心已折服。因为前五十名中,乔时为之下,清一色的世族子弟或是大员子孙,寒门子不过二三。

寒门者多视之为门面,自不会怀疑乔时为的本事。世族子弟心底纵有几分不服气,也不敢出言冒犯,免得担上“输不起”的骂名。

贡院结束锁院,大小官员出院,倍受考官赞誉的文章陆陆续续传出。

有一白发举子,花几十钱,从杂事小吏处誊抄来省元的应试文章,与友人于茶楼中传读,忍不住感慨道:“少年才名高日月,科场翰文题山河。文经武纬包三古,学浪词锋压九州。”

又坦诚道:“韩某掏钱几十,是奔着挑刺儿来的,本欲挑一挑这黄发垂髫小儿的瑕疵,聊以慰藉自己熬灯几十载的寒苦。读了他的文章,方知自己之狭隘……其笔下能写出千军万马,吾等心悦诚服。”

大抵是足够坦诚,又是白发叹新秀,此事很快在举子间流传开。

众人不免好奇,出身小官人家的乔省元,究竟是如何习得如此醇厚的学问,又是如何积累天南地北的见识。

……

放榜后的两三日,街上夜夜热闹至三更。

举子们携酒器而行,游耍河畔,夜宿酒楼。

得者,宴请四方;失者,一醉方休。

放榜后第五日,中式者筹办宴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