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武则天欣慰地连连点头道:“有人觉得朕是有功绩的,朕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说朕和慈禧一样。”
“朕是一点都不恼怒。”
“是非功过,后人来评。”
“他们觉得是,那就是好了。”
“也不用特意歌颂朕的功绩,朕有自知之明,不如高祖太宗,也不如高宗。”
【要说武则天的过,也有不少。】
【就比如她宠幸男宠。】
【还有在用人方面。】
【武则天用人,只要能为她所用即可。】
【她不在乎用的人私德如何。】
【武则天重用过奸佞小人,也重用过忠臣贤臣。】
【在武则天不是皇帝,甚至还不是皇后的时候,她想要达成某种目的,就用到一些奸佞小人。】
【在她当上皇帝后。】
【一边用着酷吏,一边用着像狄仁杰一般的贤臣。】
【估计武则天都不觉得用人有什么问题。】
【于是就出了问题。】
【武则天当时为了镇压反对自己谋反的臣子,施行了告密制度。】
【结果就有人诬陷包括狄仁杰在内的六个大臣密谋谋反。】
【酷吏对他们严刑拷打。】
【狄仁杰都只能暂时认罪,后面偷偷写了冤屈,让儿子找机会给武则天,这才被放了出来。】
【狄仁杰都如此。】
【可想而知当时朝堂上的氛围有多恐怖。】
【毫无疑问这是武则天的过。】
【狄仁杰呢,是唐朝有名的贤臣。】
【武则天在位时期,狄仁杰为地方官时,当地百姓为他立碑颂德。】
【两次担任宰相,为唐朝推荐过大量的忠臣贤士。】
【桃李满门这个成语,就是因此诞生的。】
【狄仁杰还曾带兵击退过突厥。】
【他为大唐贡献了一生。】
后世实时弹幕——
“唐朝历史不是太懂,一直觉得他是个侦探,是谏臣,没想到还是宰相,地位这么高。”
“狄仁杰能从酷吏来俊臣手中活下来不容易啊。”
“回复楼上:主要是皇帝武则天并不想杀他。
否则狄仁杰断不可能在来俊臣刀下幸存。”
“后来的李唐皇帝记得狄仁杰为保李唐江山所做的贡献。”
“狄仁杰忠的是天下百姓,而不是李家。”
“狄仁杰是真的牛,百姓和皇上都爱戴。”
“狄仁杰:你觉得儿子会给你上坟,还是你侄子会给你上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