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425章 夫英雄者

第425章 夫英雄者

自蹈死地!”

“秦王毕竟……乃中原人望所在。”那面白无须的高大中年人见话题已触及太原党争的敏感处,且身处敌国都城,不得不皱着眉上前一步,声音低沉地劝诫道,“薛侯明鉴,此地终是汴京。纵使四下无人,然我等身负晋王重托,出使在外,一言一行,还须……慎之又慎。”

那气质儒雅而面容英俊的文士,也就是李存礼了,闻言便轻嗯了一声,神色未变,似乎还想提议深入这寂静的学府一探究竟。恰在此时,一名留守驿馆的官员踏着厚厚的积雪,气喘吁吁地奔来,行至近前,却是躬身急报:“禀薛侯!秦王……秦王殿下已得空暇,即刻召见使团!”

国子监大学可任人出入,但仅仅两街之隔的天策府,却是截然不同的天地。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李存礼一行人重新登车,碾过积雪未消的街道,驶向那戒备森严的枢机重地。甫至府门前,便被全副武装的甲士拦住。冰冷的命令下,无论身份高低,使团成员皆需逐一接受搜身查验,刀刃、铁器,甚至稍显尖锐之物,皆在严查之列。

正当这尤为严格的检视还在进行,府门内忽有一人快步而出。来者身着绛紫官袍,正是梁朝户部尚书、兼领天策府军咨祭酒要职的张文蔚。他并未理会尚在接受盘查的普通随员,目光如炬,先是静静等待搜查流程结束,随即上前,依礼与为首的李存礼等人见礼,姿态不平不淡。

然而,当他的视线扫过李存礼身后那位面白无须、身材异常高大的中年随员时,神色却是骤然一变。方才的矜持瞬间被一种不可言说的激动取代。他竟绕过李存礼,径直来到那人面前,深深一揖。

“万万不曾想,此番来使,竟有张军使随行。此真意外之喜!军使……可还识得老夫张文蔚?”

此言一出,原本肃立在旁的晋国使团成员,包括几位高级官员,皆是一怔,随即面面相觑,或惊疑、或困惑、或了然,不一而足。咸鱼看书惘 芜错内容而李存礼则只是不动声色,拢袖立于一旁,双眸微微眯起,静静观察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那被称作“张军使”的高大中年人,显然也有些失措。他身形几不可察地一顿,脸上掠过片刻的茫然与复杂,随即化为一丝苦涩的笑意。他深吸一口气,迎着张文蔚灼灼的目光,郑重地拱手回礼,声音低沉而带着岁月的沧桑:

“张公言重了。承业岂敢不识?只是……十六年前一别,恍如隔世。未料今日重逢,竟是此情此景。”

此人,赫然便是河东监军使,张承业。不过与他魁梧健硕、足以令猛将侧目的身躯,却与其实为宦官的身份,形成了令人错愕的巨大反差。自唐僖宗朝起,张承业便以宦官之身参与军务,屡有建树。唐昭宗时,他因常出使渭北,深得信任,遂被委任为唐廷派驻河东李克用处的监军。

十六年前,长安倾覆,唐昭宗仓皇欲奔太原避难,正是张承业凭借与李克用的私交,被紧急任命为河东监军,肩负接应天子之重任。虽然后来事与愿违,天子未能成行,张承业却就此留在了太原。之后朱温篡唐,李克用奉大唐正朔以抗梁,重新任命张承业为河东监军。从此,张承业便对李克用父子竭尽忠诚,然就算如此,他却始终坚辞李克用给予的所有晋国官职爵位,只以“大唐河东监军使”自居,仿佛那早已崩塌的帝国,仍是他心中不灭的灯塔。

张文蔚身为唐僖宗年间的进士,对这位坚守大唐名节、以宦官之身行将帅之事的人物,自然是久闻其名,心折已久。此番骤然听闻张承业竟随使团秘密来到汴京,他便按捺不住,亲自出迎。两人虽非故交,甚至可能仅有数面之缘,但此刻在这象征着梁朝权力顶峰的天策府门前,一个代表着旧日大唐的荣光与坚持,一个身处新朝中枢却难掩心底对故国的追忆,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堵在心头。

而对于张文蔚,张承业也并无可以苛责的理由。想昔日白马驿之祸前后,若非张文蔚在其中竭尽全力调解周旋,说不定死的人还要更多,这种人纵使最后不得已归顺了梁朝,却也不能说其对大唐不忠。

然而,脚下是大梁的土地,身后是各自的使命,纵有万般感慨,最终也只能化作几句克制的寒暄与一声沉重的叹息,淹没在府门甲士冰冷的注视与汴京岁末的寒风之中。

张承业依旧沉默不提,使者团在森严的注视下鱼贯而入天策府大堂,最终只有李存礼、张承业及寥寥数名核心成员,由张文蔚引至殿心。

殿内景象令人屏息。左右两侧,文武重臣分班跪坐,绯紫青绿的官袍层次分明,竟与朝会大典无异。无数道目光如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