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1413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成功地登基为帝,他认为是真武大帝保佑了他。
于是开始史无前例地大修武当,费时十二年之久,在武当山建成了9宫8观,72岩庙等33处大型建筑群。
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还修成39座桥梁,12座亭台,形成了明代诗人洪翼圣所说的“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光,林岫回环画境中”的宏伟景象。
此外,还铺砌了全山的石道,使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真武道场。
据说当年武当山最鼎盛时,道士曾达到2万之众。
道观殿阁与山色风光浑然一体,使武当山成为一片幽深神奇的道教世界。
在华夏众多的名山之中,如此大规模地规划和建造雄伟的建筑群,除武当外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朱棣崇奉真武神,大修武当山宫观,扶植武当道教,这是明史和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
朱棣这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在对后世子孙所作的功绩方面,朱棣的功绩也是最大的,但质疑声和骂名也是最多的。
当朱棣看完自己未来的人生之后,原本压抑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朕确实是造反起家,算不上真命天子,但朕做的一切都问心无愧,死后也有颜面去见祖宗了!”
朱棣这些年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扛过来的。
但现在他很放松,那些该放下和不该放下的他都放下了,今后不会再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此刻天幕已经介绍到了大明的第四位皇帝。
第四位皇帝: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
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开国元勋徐达之女仁孝文皇后。
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于中都凤阳府。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
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城。
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
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
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蒙古,朱高炽都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朝无废事(朱高炽监国)。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侍,阴谋夺嗣。
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赦免了明惠宗朱允炆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
调整统治机构,提高阁权,使内阁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重要机构。
洪熙还一改永乐时的暴政,他褒奖直言,虚怀纳谏 。
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的延续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十二日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