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
前者是朱见济的生日,后者是太子朱见深的生日。
初步试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朱祁钰隐忍了一段时间。
但他仍旧不停地试探,甚至贿赂朝臣,希望他们在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终于换来朝臣们的默认,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朱见济并不是汪皇后的儿子,因此她并不同意丈夫的做法。
她悍然争辩,随后被废打入冷宫。
就这样,景泰三年五月初二(1452年5月20日),朱祁钰废侄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不想到了第二年,只当了一年多皇太子的朱见济就夭折了。
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明朝信奉正统,认为皇位应该属于英宗一系。
贵州道监察御史钟同曾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同时兼陈一切弊政,朱祁钰闻讯大怒,钟同被下狱杖死。
朱祁钰正当壮年,子嗣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尚未显得突出。
可是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他突然得了重病,皇储的问题再次摆上桌面。
众臣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定不下来。
十六日(2月10日)内宫传来消息,说朱祁钰身体康健了。
于是众臣准备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再商议皇储问题。
这一夜却爆发了夺门之变,石亨亲眼看到了景泰帝的病况,估计其行将不起,便与徐有贞秘密策划,准备迎请英宗复辟。
之后,二人密禀孙太后,取得了她的懿旨。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贞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英宗复登大位。
到东华门,守卫大声喝止,明英宗高喊:“我是太上皇。”
东华门随声而开,明英宗堂而皇之进入大殿,五更时分,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朱祁钰升朝,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复位了。”
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匆匆整队入宫拜贺。
朱祁钰听到钟声,问周围的人说:“这是于谦吗?”
周围的人回答说:“不是,是太上皇。”
朱祁钰说道:“哥哥做皇帝,好,好,好。”
明英宗复辟当日即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并将一批大臣、太监下狱。
正月二十一日(2月15日),明英宗下诏,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
次日,于谦等人被明英宗以谋逆罪名而蒙冤处死。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初一(2月24日),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将其软禁到西内永安宫。
相传朱祁镇复辟后两三天,在朝堂之上曾对大臣们说,弟弟的病好多了,可以吃粥了,众臣皆默然不语。
二月十九日(3月14日),朱祁钰薨逝,享年三十岁 ,死因不明,一说为被人杀害 。
自此,景泰时代结束。
明英宗复位后,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
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
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钰因此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但成化年间,一些臣僚开始为朱祁钰不平,他们认为朱祁钰危难之时受命,削平祸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功劳很大,却谥以“戾”,很不公平。
甚至有人责问,当时若不是朱祁钰即位,瓦剌如何能退,明英宗如何能返京。
明宪宗虽然曾被朱祁钰废去太子地位,但对这位叔叔的功绩还是相当理解。
几经周折,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下诏恢复朱祁钰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景帝的功绩。
但明宪宗没有给朱祁钰全面平反,所定谥号仅为5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谥号都是17字,朱祁钰在规格上较其他皇帝低,而且朱祁钰还没有庙号。
直到朱祁钰死后187年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秋,这时的崇祯皇帝也已经自缢煤山,朱由崧建立了南明政权,七月初四日己丑(8月5日),追加朱祁钰的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