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她宠爱不减,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生皇三子常洵。
随后郑氏便晋封为皇贵妃,并借机乞求明神宗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自己则做皇后。两人写下合同,在道教庙宇中立誓。
神宗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政治危机。
明神宗专宠郑皇贵妃,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纷纷猜疑,担心郑氏谋立皇三子,损害国本。
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明神宗搁置不管,仍旧宠爱郑氏。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张差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伤及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内官韩本用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
事发过后,张差供认系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
郑贵妃为免心腹受罪,向皇帝哭诉。但是太子差点遇害,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皇帝无奈,说这件事最好是你向太子争取谅解。
郑氏跪拜太子,太子慌忙回拜。最后,神宗与太子不愿深究,以疯癫奸徒为罪名,杀张差于市,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史称“梃击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皇帝驾崩。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改元泰昌。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
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感动”。
……
朱常洛在位时间很短,所以天幕也没有过多的介绍,随后又开始介绍下一位皇帝。
大明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20年—1627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生母选侍王氏(孝和皇后),年号“天启”。
朱由校的生母王氏,在万历朝是皇太子朱常洛的选侍,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为才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二月二十一日,阁臣沈一贯、沈鲤、朱赓奉明神宗朱翊钧圣旨,为皇孙拟了由本、由校、由果、由格四个名字。
二十五日,明神宗在向自己的祖父明世宗、父亲明穆宗的牌位请命后,选择了“由校”。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其母王氏逝世。
念及皇孙朱由校年少,万历帝让皇太子朱常洛的李选侍抚育朱由校。
当时有两位姓李的选侍,为了区分,时称东李、西李,照顾朱由校的就是西李。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驾崩。
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位,便是明光宗。
当时西李得宠,光宗朱常洛想要封她为皇贵妃。
西李不满足,唆使光宗立自己为皇后。礼部侍郎孙如游说两宫太后以及众位妃嫔的谥号都没议定,且待大行皇帝的葬礼都举办完毕之后,再行立后不迟。
朱常洛患病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
大黄相当于泻药,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朱常洛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
八月二十八日,光宗朱常洛召英国公张维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朱由校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之意,并下令将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逐出皇宫。
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朱常洛,结果九月初一日五更,光宗朱常洛驾崩,享年三十九岁。
光宗死后,李选侍与由校居乾清宫。
刘一燝与内监王安骗过李选侍,扶朱由校出宫,至文华殿,与张惟贤等叩头呼万岁,拥朱由校居慈庆宫。
尚书周嘉谟等官疏请李选侍迁出乾清宫,移居哕鸾宫,以防止选侍干政。
首辅方从哲犹豫徘徊,御史左光斗上疏直斥李选侍,并说“武后之祸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