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
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
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人。
名将皇甫规之侄,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中国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重要将领。
皇甫嵩少时好诗书,习弓马。
汉灵帝时被征为议郎,迁任北地太守。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灵帝令其为左中郎将、持节,前往颍川郡镇压黄巾军波才部,后击退波才,封都乡侯。
十月,奉命北上,领军与张梁激战于广宗。
次月,又击杀张宝于下曲阳,升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
中平二年(185年),被宦官诬告,罢左车骑将军。
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左将军,与所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往援陈仓。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专权,任命皇甫嵩为城门校尉。
皇甫嵩至京师,董卓立即下令将其逮捕,欲杀之。
因众人求情,改任议郎、御史中丞。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诛,皇甫嵩任征西将军,继为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太常。
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卒。
……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六月,北中郎将卢植被朝廷罢免后,改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管冀州战区事务。
董卓放弃围攻张角据守的广宗县,而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围攻两月余不克。
八月三日,朝廷令左中郎将皇甫嵩北上冀州,董卓被罢免至廷尉受审,判“减死罪一等”。
十二月二十九日,大赦天下,董卓获得赦免。
本年冬,凉州发生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朝廷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中郎将为副。
七月,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而被罢免。
八月,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事务,执金吾袁滂为副。
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
政府军与叛军在美阳县对峙,张温、董卓初战不利。
张温召见董卓,董卓姗姗来迟,张温怪罪董卓,董卓还言语冒犯。
张温参军孙坚见状,劝张温趁机杀掉董卓,以此立威,张温不许。
十一月某夜,有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进叛军军营中,驴马都嘶鸣起来,叛军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准备退兵。
董卓得知情况后大喜,次日,董卓与右扶风鲍鸿一同出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
叛军败回凉州金城郡榆中县。
张温派遣周慎率三万人追击,董卓向张温提出领兵接应周慎,张温不许,让董卓率三万人讨伐先零羌。
董卓派遣别部司马刘靖率四千人屯兵于安定郡,然后进军,董卓军在望垣县北被羌人、匈奴人包围,军粮不足,形势危急。
董卓让士兵在渭水中假装拦水修堤,对外宣称是捕鱼,实际上让军队快速从堤下通过。
等叛军发现后,已经追之不及。
当初张温派出有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包括周慎都以失败告终,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屯兵于右扶风。
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中平五年(188年),凉州叛军重新攻入右扶风,围攻陈仓县城。
十一月,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人救援陈仓。
中平六年(189年)春二月,凉州叛军围攻陈仓县城达八十余日不克,疲惫而退。
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劝阻,认为“穷寇勿追,归众勿迫”,皇甫嵩则认为:“叛军是丧失斗志的疲师,而不是归众、穷寇”。
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