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灵女,遂了多年心愿,就该收收心,从今以后,别再作恶了!”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着:“狗改不了吃屎。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你才能幡然悔悟。”
胡芸儿虽把堂妹视作仇人,但也知道祖父的计划,将胡贞儿当做棋子,将来还要发挥作用呢。
胡贞儿被推出去,站在梧桐院的门口,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心里想着:“堂姐这算是恼羞成怒了。希望日后每天如此。”
接下来,胡贞儿又去佛堂拜见主母朱红衣,说起自己成了灵女的事。
朱红衣面无表情,道:“成为灵女,不见得是好事。想想你大伯母的遭遇,她的才智远在你之上,可她现在成了废人。所以你要好自为之,不可得意忘形。”
胡贞儿被打了一闷棍,撅着嘴走出去,心里充满恨意,一脚踢在门外的花树上。
她没有功力,花树晃动了一下,没有被她踢断。
在朱红衣看来,灵女虽然有官方身份,但灵女每年出一个,大部分灵女的结局平凡,除非脱颖而出成为圣女,否则跟普通的秀才、举人一样,有什么好得意的?她的大儿子胡长清已经是进士了!受朝廷委派去外地做知县,知县乃是七品官,比九品灵女高两阶。
朱红衣的父亲做过兵部尚书,公公胡人杰是内阁首辅,这两位都是朝廷重臣,以她这样的出身,怎会将刚选出来的灵女看在眼里?
胡贞儿虽然成了灵女,但在朱红衣眼里,依旧是妾室生的女儿!
朱红衣的漠视,让胡贞儿很生气。
胡贞儿恨得咬牙切齿,暗道:“等我嫁入皇室之后,一定让你不得好死!哼,所有得罪我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她本想大肆庆祝一番,然而却因为祖父吩咐,让她斋戒三日,结果连宴席都没法摆,这让她的心里很气愤。
柳青青安慰她:“乖女儿,你且忍耐三日,等醍醐灌顶之后,再摆宴席也不晚。”
胡翔承也跟着劝:“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知道什么是醍醐灌顶?就是从头顶灌注灵气!每个承受灌顶的人,得到的好处不一样。有人能打开头顶天窍;有的人能将天窍开一丝细缝;有人能感受到灵气从头顶流入,灌注于四肢百骸;还有人像顽石一样,根本感受不到灵气。”
说到这里,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被父亲醍醐灌顶过,却未能感受到灵气,那次醍醐灌顶失败了。
胡贞儿问:“爹,我真要斋戒三日?不吃荤腥,只吃素食?”
胡翔承点头:“嗯,最好连饭都不吃,只吃水果,喝清水,盘膝静坐,闭目养神。”
“三天不吃饭?那我可受不了!”
“修炼很辛苦,只有少数人能成功。而一旦顺利开灵,可增加十年寿命!”
胡贞儿闻言一震:“如果能延寿十年,那我也可以熬一熬。”
胡翔承道:“斋戒虽能增加灌顶成功的几率,但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要看天意。”
“爹,什么是天意啊?”
“天意渺渺,玄之又玄,不可捉摸。”
“那还是算了。”
三日之后,辰时光景,一轮红日刚刚升起。
胡贞儿穿着华丽的衣裳,出现在清风院,面朝东方,跪坐在蒲团上。
胡人杰站在边上,身上的穿着很庄重,峨冠博带,大袖飘飘,俨然是一套最华贵的朝服。
他堂而皇之地说了一席话,教导胡贞儿如何做君子,只有成为“君子”,才能事半功倍,培养出浩然气。
“圣人言,君子不器,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意思是说,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用忠诚来完成,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还要做到‘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胡人杰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席话,这都是开灵之前常规的教导,儒门讲究“正意、诚心、修身、齐家”,只有先纠正了自身心态,才能培养出浩然气。
胡贞儿还是首次得到祖父的专门教导,老实说心里还是有些感动的,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温热的感觉,她能脱颖而出成为“灵女”,自然是学过“四书”的,只不过平日里受母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