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帧在秘地待了半天,接受自家老人的指点,出来之后,下旨召胡人杰入京,让他主持一场大型祭祀。
原先泰武王监国的时候,曾经下旨,不允许胡人杰返回京师。
后来赵凌帧当政,将这条约束去除,但胡人杰一直待在青羊山,不肯再回来。
这一次,赵凌帧派礼部侍郎带着厚礼前往,请文正公务必返京,率领群儒,祭祀苍天!与此同时,他还下旨召唤各大书院的山长,各地有名的大儒来京,命内阁首辅李成林和次辅李思敏参加祭祀。
按照皇上的要求,这将是一场极其盛大的祭祀!除了宗师、鸿儒和大儒之外,还会有很多进士级别的文官参与,甚至连太学里的学生都要去。
胡人杰接到圣旨后,并未推三阻四不来,而是带着郭紫薇欣然前往。
他还给身在象州的孙女写了一封信,让胡芸儿回京师参与祭祀。
于是,胡芸儿跟祖明澈商量后,带着丫鬟和侍卫,乘坐马车回京。
祖明澈身为刺史,无诏不得入京。
胡芸儿抵京之后,住进苍南王府,明澈堂。
然后,她去见二嫂李月茹。
李月茹让两个小孩给婶婶行礼。
她的儿子祖恒疆,已经六岁了,女儿祖婉儿三岁。
胡芸儿笑着给两个孩子礼物,顺便观察李月茹,发现她气色还好,连续生两个孩子,虽然伤及真元,但因为营养充足,又有丫鬟婆子的照顾,不需要劳心劳神,所以状态不算太差,修真之路并未断绝。
胡芸儿取出几颗灵丹,道:“我这儿,有一颗仙芝漱魂丹,一颗三花玉露丹,一颗青冥百寿丹,你每个月吃一颗,吃完之后,能把亏损的元气补上。”
李月茹笑道:“我是儒修,不依赖于丹药。”
胡芸儿道:“不管儒修还是仙修,首先都是人,离不开气血精神,这些灵丹能补益气血精元,身体康健了,才能更好的修炼。”
“那好吧,多谢。你有没有给明伦准备丹药?”
“有。”胡芸儿另外取出两瓶丹药,道:“这儿有真元丹和元阳丹,都是临来前明澈给我的,请嫂子交给二哥,让他隔十日吃一颗。”
“好,我知道了,谢谢你。弟妹,你这次回来,是要参加祭天的吗?”
“是啊。”
“参加祭祀,有什么好处?”
“如果祭祀成功,得天道垂青,可能会有天花和甘霖,对在场之人有好处,少则延寿十年,多则功力大涨!”
李月茹很惊讶:“真的?那我也要去!”
胡芸儿笑道:“好啊,我们一起去。”
虽说这场祭祀很严谨,很盛大,普通人难进去,但胡人杰是儒门宗师,郭紫薇是鸿儒,女尚书,李成林是内阁首辅兼鸿儒,都有资格带人进去。
祭祀要筹备很久,不是三两天能完成的。
胡芸儿在王府住下来,每天出门上街溜达,察看百姓的生活状况,同时放开听力,倾听周围的声音。
她因为修炼了“天耳八宫”,筑基之后听力大幅提升,能听见周围三里内的声音。
她特意靠近皇家各处宫殿,倾听宫里的声音。
这日午后,她听见太极宫里,有一个声音与众不同,那声音低沉有力,就像寺庙里传来的钟声。
她心想:“太极宫中,住的是修道之人,常被封为‘护国真人’。先前是筑基修士赵敏,后来赵敏返回宗门,筑基修士赵志成来了。这人可能是赵志成!”
因此,她愈发留心,侧耳倾听。
不知何故,那人长叹一声:“唉,又过去一个月,功力毫无寸进!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说,我要像初代老祖一般,进入秘地,躲进棺材,半死不活?我不要过那样的日子!”
胡芸儿闻言心中一颤,暗道:“他说的初代老祖,难道是金丹真人赵明诚?赵明诚竟然还活着?躺在皇家秘地中?天呐,吓死个人了!”
胡芸儿一直惦念,想找出赵家拥有的洞天福地,虽然传说福地变得残破不堪,但它毕竟是福地啊,即便灵气下降,但可能有上古修士的传承留下来。
可是,如果金丹真人赵明诚还活着,那就显得太恐怖了!
虽然赵明诚躺在棺材里,像个活死人,但活死人受刺激,还能跳起来杀人,杀筑基修士很容易!
所以,胡芸儿只感到心惊肉跳,暗道:“幸亏祖家保持低调,没跟皇室撕破脸!否则怎么死的都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