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紫薇走上祭坛,而李沧月站在台下。
能走上祭坛的,只有宗师胡人杰和四位鸿儒。
胡人杰主持祭天,先念诵了一篇祭祀文,其中夹杂着咒语,下边的人听不懂,但那些咒语带来了天象变化,祭坛之上的高空中,飘来五颜六色的云朵,那些云朵不停的变幻,仿佛老天露出了笑脸。
胡人杰念诵完祭祀文之后,领着众位儒修开始唱诗,从诗经三百篇中抽选了十首,一口气唱下去。
唱完之后,又有三千名学子编排的古舞,由多位鸿儒和大儒伴奏,演奏出《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的片段。
这六种古乐,是从上古时期传下来的,完整的乐曲失传,只有部分片段保留。
虽然只是片段,但古乐带来的效果好得出人意料。
随着古乐的演奏,有雪花从空中落下来,那不是普通的雪花,而是晶莹透彻,五彩缤纷,落在人身上,或者落在地上,很快便消失不见。
胡芸儿悄悄移动位置,离开李月茹站立的地方。她准备施展吞天诀,将空中落下的雪花吸引过来。
那些雪花都是灵气的结晶,接触到人体会进入体内,有延年益寿、提升功力的效果;如果落在地上,则会给苍兰国带来福祉,同时增强京师的龙脉。
通过祭祀来提升国运,增强京师龙脉,这是一把双刃剑,虽说对百姓有好处,但对皇室的好处更多。皇室变强大了,排除异己的心思更重,给祖家带来的压力更重。
因此,胡芸儿不想让大量雪花落在地上,增强皇室的实力。
她知道机会难得,为了不引人注意,便在身上贴了一张匿踪符,施展吞天诀,一口将空中数十丈内的雪花吞入腹中!
于是同时,她的丹田开始飞速运转,不停的将灵气压缩储存起来。
太庙的内层空间呈圆形,直径约有百余丈,其中一半站了人,还有一半空置着。
胡芸儿站在空出来的地面上,不断施展吞天诀,将雪花吸引过来吞入体内。
她有两个丹田,一个在胸口,一个在腹部,雪花是天降祥瑞,既可以进入胸中变成浩然气,也可以进入腹部变成仙灵气。所以她得到双重好处,儒修和仙修都在飞速进步。
吸气,呼气,纳入体内。
嘭嘭嘭。
才只是十几个呼吸,胡芸儿的体内就发生质变,晋升筑基第二重!
她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施展吞天诀,吸取空中坠落的雪花。
一炷香之后,她的身体猛然一震!
“嘭!”
“哈哈!筑基第三重了!”
整个祭祀过程,从上午巳时开始,预计到下午申时结束。
胡芸儿的功力节节攀升,一口气推升到筑基第三重巅峰,然后卡在那里不动了!
筑基第三重,属于筑基前期,第四重属于中期,两者之间有一道鸿沟,需要吞服升元丹才能跨过。
胡芸儿没带升元丹,即便带了,她也不敢服用,因为她进阶太快了,感觉境界不稳,不能仓促晋升下一阶。
尽管如此,她还是没停下来,而是将雪花引入体内,储存在周遭三十六处大穴,和一节节椎骨中。
从尾骨向上,五阶腰椎,原本是苍白色,由于灵气灌入,变得晶莹剔透,形成了“灵骨”。从白骨到灵骨,乃是质的提升。这是上古巫修的修炼方式,也是“四灵诀”进阶的方式。
胡芸儿一口气炼化了尾骨和五阶腰椎,每炼化一节脊椎,力气大幅提升,炼化六节脊椎,浑身力量增强了四倍。如此一来,她的近战实力大幅增强,跟天阶武师晋升的筑基修士差不多。
武修和炼气士的差别,在于锤炼皮肉筋骨。
胡芸儿将脊椎炼化成灵骨,等于补足了缺陷,单就炼骨而言,甚至比武修还强,因为一般武修不会四灵诀,很难将骨骼炼化成灵骨,只能借助于丹药和苦修,形成“半灵骨”。“半灵骨”介于凡骨和灵骨之间,颜色亮白而没有玉化。
祭祀快结尾的时候,空中坠落的雪花停止,变成蒙蒙细雨落下来。这蒙蒙细雨,带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淋在身上的效果跟雪花类似。
胡芸儿继续施展吞天诀,将甘霖吞入腹中。
她开始炼化胸骨,十二节胸骨中,有三节被炼化成灵骨。
除此之外,她的三十六处大穴,也储满了灵气,胸中丹田扩大了一倍,她的儒修境界也跟着提升,可以跟祖父胡人杰比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