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很宽敞,侧墙上的实木书格从地板连接到天花板,没有间隙,收藏的书如满天星斗,数不胜数。中间还有很多木架子,上面也都是书。
只有正对门的墙是空着的,挂了一些很抽象的画。墙边是个很大的书桌,书桌旁边一个大书架嵌进墙里,里面是各式各样的日记本。
闫言顺手翻开两个,惊讶地发现这些日记本的署名都是自己。她翻了翻,其中的笔迹与自己的笔迹神似,或者说,这根本就是自己的笔迹!
她不禁有些手抖,一页一页地翻着,日记内容断断续续,似是写着觉得很无趣,里面也大多是一些类似于“吃了什么,穿了哪件衣服”这样的琐事,但日期却很怪异。
闫言明确记得,自己去参观大悲禅寺时是2024年4月1日,桃花开得正盛,但日记的时间却是2031、2032!
闫言迅速把随便抽出的日记本放回,拿出了最左边的日记本,这应该是第一本日记。她有预感,第一本日记里一定记录了改变她生活的大事,应该也是记录内容最多最详尽的一本。
“2030年2月1日。明天就是除夕了,但爸爸最近忙得很,联系我说自己没空回来。我正好也要奋斗自己的科研项目,要忙一起忙!”
“2030年2月3日,新年。父亲突然空闲下来,回家来了。很久没有和他一起过年了,开心。一起吃了饺子,是我最爱的猪肉大葱馅儿。好久没这么安宁了。”
“2030年2月5日。家里来了一波人,是爸爸的同事。他们在书房聊事情,我出门去学校见导师。”
“2030年2月11日,父亲突然回来了一趟,带回来很多吃的和饮用水。好奇怪哦,我一个人吃的完吗。他还告诉我最近不要出门,他们上级好像得到了一些消息,最近会发生一些事情。”
“2030年2月13日。明天是情人节,周围的朋友都和各自男女朋友出去过了,我独自享受生活,心里却有些不安。”
“2030年2月15日。我梦中被尖叫声惊醒,我透过玻璃窗往外看,大家好像都疯了,小区里的人跑来跑去,到处伤人,我打了爸爸的电话,没人接,他不会出事吧?我又打了110,警察说会马上过来。”
“2030年2月18日。昨天停电了,我的手机快没电了,只好暂时关机。”
“2030年2月19日。我用最后一丝电给爸爸发了消息,希望他平安。”
“2030年2月21日,我快挺不住了,外面的人都变成了疯子,每天都有人跳楼,我怕下一个死的是我。”
……
“2030年3月1日,爸爸把我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远离市区,这里很偏僻,但是应该很安全。他把我留在这里,说自己还有大事要去做。”
一直到后面,就是笔者记录在这里的生活和每天的变化。
太像了!太像了!
笔迹像自己,写日记的口吻像自己,闫言突然耳鸣,有些眩晕,她扶着桌子坐下,难道这儿真的是6年后的世界?
靠,这又不是写小说,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儿?
如果2024年的我来到了这里,那2030年,本来应该在这里的那个闫言呢?
闫言猛得回神,抽出了最后一本日记本。
“2035年4月1日。我知道了所有事情的真相,这个世界的真相,还有这个世界的终点。人类再没有抵抗的余力,我不想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我要走出去了,走出这个所谓的安全屋,看看外面的世界。死亡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无人可归。这也是我的结局。”
闫言紧紧皱着眉。真相?什么的真相?世界的终点是什么?闫言觉得日记本上一切都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也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她在灯光下把所有的日记本都看了一遍,却没有找到是没有用的线索。
为什么说“死亡是目的地”,闫言不禁全身发寒,一种超出常规的寒意和恐惧涌在她心里。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是我来到这里,她脑子一片混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那个僧人!他说“万物因缘起,因缘灭,世间的最终目的地,你且去看看吧”,也是“目的地”,这个目的地到底在哪里,难道日记和这话有什么关系。
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日记本上所谓的真相,真相到底是什么,估计要靠自己去探寻了。
闫言重振精神,站起来,绕着书房找线索。
突然,她看见书墙上一处很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