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苟活的几个日军,看到同袍的惨死,对于指挥官山本一郎的决定无比的痛恨。
破口大骂道:
“山本!我曰你先人!!”
然而,无论怎样咒骂与痛斥,都无法抹去现实的残酷。
人民军铁甲船队在彻底摧毁日寇舰队后,未有丝毫停歇,而是坚定不移地沿着预定航线继续挺进。
他们的目光,此刻己牢牢锁定在下一个战略目标之上——日本本州岛。
船队在碧波之上疾驰,铁甲舰身在阳光照射下泛起冷峻的金属光泽,
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人民军不可动摇的决心与无畏的勇气。
船员们各司其职,忙碌的身影在甲板上穿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坚定的氛围。
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更为艰巨的挑战,
但无人退缩,因为他们肩负着捍卫民族尊严、保卫家园的重任。
随着船队距离本州岛越来越近,海风中似乎也多了一份肃杀之气。
人民军的将领们在舰桥上分析着敌情变化,制定着详细的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船上的炮手们正在紧张地调试着舰炮,
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准确无误地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此刻,人民军铁甲船队犹如一支蓄势待发的利箭,
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首指日本本州岛,誓要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
彻底击败敌寇,为华夏大地赢得和平与安宁。
本州岛,作为日本的主体部分,此刻正笼罩在紧张而压抑的备战氛围中。
在德川家纲的严密部署与铁腕指挥下,岛上的日军大部队正进行着紧锣密鼓的集结与布防工作。
一方面,他们积极响应德川家纲的侵略野心,
积极筹备着向朝鲜半岛发起进攻的军事行动,
无论是兵力调配、物资储备,还是战术研讨、情报搜集,
各项准备工作都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另一方面,鉴于战事的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德川家纲也未雨绸缪,
对可能面临的战事不利局面做出了充分考虑。
他深谙“攻守兼备”之道,命令部队在本州岛各战略要地筑起坚固防线,
构建起立体化的防御体系,包括强化海岸线的封锁与巡逻,
增设要塞与炮台,以及在关键通道布设重兵把守。
德川家纲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日本的军事扩张,更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因此,他严令各级军官务必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作出反应,
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土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在这样的严密部署与严阵以待之下,本州岛犹如一只蓄势待发的巨兽,
既准备扑向远方的猎物,也随时准备抵御可能来自西面八方的攻击。
转瞬之间,人民军的铁甲船群犹如从海平线下升起的钢铁巨兽,
傲然现身于日本列岛的视线之中。
数股粗壮的黑烟袅袅升腾,犹如贪婪的野兽张开巨口,
吞噬着天际的光明,那威严而压迫的气息瞬间弥漫在整个海面。
闭关锁国、沉浸在旧有秩序中的日本,
此刻在人民军铁甲舰队的震慑下,
第一次如此首观且深刻地体验到何为科技的鸿沟,何为力量的悬殊。
那些铁甲船,身躯庞大而坚固,表面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仿佛是现代工业的结晶,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精华。
它们装备的火炮,口径巨大,射程远超日本的舰炮,
每一次轰鸣都仿佛在嘲讽着日本传统海战理念的陈腐与落后。
而那喷吐黑烟的蒸汽动力系统,更是让依赖人力划桨、风帆推动的日本船只相形见绌,
仿佛是从不同时代穿越而来的异类。
面对人民军铁甲船群的出现,日本民众和士兵无不瞠目结舌,
心中充满震撼与恐慌。他们无法理解,
为何这些看似无生命的钢铁巨兽,竟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破坏力,
轻易地摧毁日本引以为傲的海军力量。
他们开始意识到,科技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上,
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工业实力、科研水平以及战略思维的革新。
而这一切,正是日本所欠缺,也是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