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像吴三桂这样能够舍弃权力、克制私欲的人实在凤毛麟角。
或许正是经过多年来无数次艰难的抉择,才让他看透了世事沧桑。
在生命的尽头,他依然心系家族未来,希望能为吴家保留一条后路与选择权;
更为这个饱经磨难的民族,倾尽全力贡献出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秦风也看到吴周大臣得反应后,丝毫不震惊
因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
是一个阶层向另外一个阶层发动的暴力反抗,想让所有人都有着崇高的理想,
能够轻易放弃自己的所得利益,那这个世界上早都没有了战争,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苦难
这个时间上穷人的苦难大部分都是人为的,而不是大自然造成的,
所以想要他们完成最后的革命,肯定还是需要经历血与火的洗礼
而且百姓如果没有经历过反抗,也不会明白胜利的来之不易,也不会珍惜最后的胜利果实
在给吴三桂的国书回信中,秦风表达了对吴周的尊重,
并明确表示不会干涉其内政。
然而,除此之外,秦风还特意准备了一封密封的暗信交给使者,
并嘱咐他密切留意吴应熊的反应。
若吴应熊满足于当前局势,那么这封暗信就无需揭露;
但倘若吴应熊仍心存合并之念,此时便可将此密信取出交予他亲自开启。
而这封密信所承载的信息,正是秦风向吴应熊许下的承诺:
一旦两国实现合并,将会赐予他崇高的地位与巨额的财富,
但并不允许他首接介入政治事务。
如此一来,吴应熊及其家族后代都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不仅如此,秦风也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情况。
假如吴周国内存在较大的反对声浪,他愿意果断调遣军队,长驱首入吴周领土。
当然,前提条件是双方完成合并。
在此之后,土地改革政策势在必行,而政治制度亦需实现大一统。
秦风强调,对待吴周境内的民众绝不会抱有任何特殊偏见,一视同仁方为正道。
以上种种,皆构成了秦风对于两国合并的核心诉求及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