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关系在她们会好好带娃,但现在看来并不靠谱,跟颜若相处之后她觉得颜若就挺好。
她的期望并不高,俩娃肯听颜若的话,逐步在养成良好习惯,也活泼了一些,家里最近很安静,这些都是好的变化。
既然岑春芹不肯走,那就留下,不过就是管几天饭而已,她跟颜若正好有个对比,衬托得颜若温柔、安静、娴淑,这么一比较,秦审墨没准马上就觉得颜若不错。
让他看起来好像是有选择!
颜若跟秦审墨都不知道宋如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要是知道的话,颜若肯定会说:温柔、安静、娴淑,我怎么不知道我这样,老太太你这是对我有误解,我以后没法做事儿。
正在火车上的秦审墨:妈你别给我找事儿,为什么需要我来处理!不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
岑春芹就在门口往里看,当然听得到屋里的对话,不高兴也不甘心地说:“二姨,我跟颜若公平竞争。”
她惦记着秦审墨,惦记着四合院,知道宋如惠又找了人很不甘心,忍不住又跑来竞争。
颜若:原来还有竞争上岗,可是老太太已经偏向她了,岑春芹听不出来?
从客厅出来,颜若给俩娃洗手,带他们去厨房做馒头,面已经发好,淡黄色,里面加了南瓜,为了让法宝吃点蔬菜,她得想各种办法。
颜若做出了兔子、小熊、刺猬,俩娃看着面团神奇变身,拍着小手给她叫好。
她分了面团给俩娃,让他们俩自己捏,法宝做的是甜甜圈,法宝捏了小老鼠,颜若笑道:“你做的自己吃,反正我不吃老鼠馒头。”
法宝抿着小嘴,伸出小手指指向自己,意思是他自己吃。
岑春芹洗完手也进了厨房,她都看呆了,爱哭爱闹调皮捣蛋的一点都不乖的俩娃竟然这么听颜若的话?
她在旁边根本就插不上手,不过她这次回来二姨毕竟没赶她走,还默许了可以跟颜若竞争,到时候争取表哥就行,表哥肯定看不上颜若。
而且以前常妈看她不顺眼,现在常妈对她态度非常好,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很和善。
颜若做完馒头就带娃出了厨房去洗手,常妈蒸馒头,她不管蒸。
常妈嘟嘟囔囔:“南瓜馒头有啥好的,哪有大白馒头好。”
看岑春芹神情愣怔,说:“你别泄气,咱们都是秦家的亲戚,亲上加亲不是更好?”
岑春芹马上被鼓励到了,对啊,亲上加亲,老太太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
“颜若一点活儿都不干,你多干点活儿,老太太肯定能看在眼里。”常妈巴不得有人跟她分担家务。
岑春芹听了这个建议,马上开始表现,帮着洗菜择菜。
——
本以后大杂院的小孩没人会再跟他们要蚕。
甜宝很大方,去屋里拿了点心给涵涵吃,法宝把篮子从客厅里拎了出来,仨小孩围在一起看蚕宝宝。
宋如惠跟颜丹红闲聊:“茶摊生意咋样?”
颜丹红没精打采地说:“还是没啥顾客,西头那家一定要把我们整垮,人家摊位都是漂亮姑娘,我们那几号人都长相一般,卖得又是一样的茶水,我们比不过人家,再这样亏下去,早晚得关门。”
宋如惠说:“那个酒铺也得关门。”
颜丹红叹了口气说:“是,那个酒铺一直生意都不错,去年就不行了,街道办想要搞点副业真难啊。”
宋如惠跟颜若解释:“街道办开的那酒铺就在附近,那房子还是咱家的呢,就是我想给儿媳妇那套院子,运动的时候收上去的,前几年还回来,本来街道办就开了个酒铺,现在还开着,只是付给咱们家租金,生意差着呢,都没人去,估计撑不了多久就该关门了。”
颜若了解了为啥他们家有四合院不住非要住跨院,非常好奇他们家要给儿媳妇的这套四合院什么样。
她敏锐地意识到一听到关于四合院的话题,常妈跟岑春芹都在旁边仔细听着,看来都对四合院有所盘算。
宋如惠应该很清楚她们的想法吧。
颜若想了想,开口:“我在大栅栏看到酒铺了,我们回来的时候四点多就有人去喝酒了,估计生意不错呢。”
宋如惠说:“这城里酒铺可不少,老北京人爱喝酒得多,大部分生意都好着呢,街道办开这家往白酒里兑水,爱喝酒的都尝得出来,名声搞坏了,不等着倒闭等着啥。”
“您知道的还挺多。”颜丹红说。
宋如惠气定神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