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易秉文被豪华书库震惊到的时候,步卿言却很正经的掏出一本文选,并和易秉文说道:
“这可是选文名家遴选的文章,可是我好不容易搞到的。”
易秉文感到很惊讶,他没想到歩卿言在看选文,因为,童生考试对于八股文的考察并不是特别难,一般都是比较基础的关于经典儒家名著的认识,只要不是太离经叛道就不会给刷下去,只有到了秀才那个阶段才会有些会出比较难的桥段,毕竟创新的文章对于立国一百载的大齐实在是太难了,要不然也不会有三十老童生,五十少进士并不是一句空话。
“你怎么会看选文,这选文不是秀才之后的举子试才会用到的东西吗?难道步兄已经过了院试了?”
“嘿,我现在连县试都还没考呢,之所以看这个,是因为对于我而言县试、府试、院试对于来说都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你看我在正学书院中每次都是一甲第一名就可以看的出来,对于我来说,看那些我都滚瓜烂熟的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提前看还可以节省时间用来练武多好。”
“原来步兄还是个天才,不过步兄对读书那么有天赋,怎么又对练武那么痴迷呢?”
“易兄有所不知,刚才在院中也听到了吧,我家是个武将世家的事情,其实我父的一身武艺简直超凡脱俗,但是,自从我家祖上因为上战场差点搞得绝嗣,所以就立下祖训,家中儿郎不可在习武,只能走仕途,不可从军,我父这么多年才在读书上蹉跎了一辈子。我不想这样,我要证明给我父亲看,规矩只能约束弱者,因为他能带给弱者安全,而强者才能打破枷锁,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听到歩卿言的话,对于一个农家子来说,很震撼,倒是没什么共情,因为两人所在的家庭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两个人对未来的想法并不相同,歩卿言为了理想,易秉文为了家庭,不过对于易秉文来说,他还是很佩服步卿言志向的。
“还是步兄有志向,不像我,我只想让我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说完这句话,易秉文有些感慨叹了口气。
“哎~,易兄说的哪里话?人生在世谁没有个亲戚朋友啊,谁都是为自己的家人能过上好日子。生前为家人能够富贵,死后为了后代能够富贵延绵。谁又能自私的活着呢?”
易秉文听了步卿言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个豪放的人也有心思细腻的一面。
“哈哈哈哈!步兄,言之有理。不过对于科举考试,我感觉还是一步一步的,这稳扎稳打的考过去,这样失误率也很低。”
“易兄,我如果没有考过,那么我就去从军,我觉得童生试都过不了的人,在读书方面一定也没有什么才能。”
“既然步兄都这么说了,那我也不再说什么了。习文练武毕竟都是好事。”
“其实我觉得我父亲才是最应该去从军的。你看我父亲刚才的那一手大枪抡的多好,多么有劲儿。”
“哈哈哈哈!步教习文武双全呐。”
随便又聊了几句,两人就开始缄默起来了,见步卿言不再说话。易秉文也找了本书坐在旁边认真的看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这样别拘一格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天色也变得不早了,所以一本文在拜别了步教习之后,慢慢的离开了步家的宅院。看着夕阳下的县城,他觉得生活果然比书更有趣,可是他也不能放弃读书,因为他只有读好书了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回到了李师傅的小院,易秉文来到了易大的房间里。他问出了他思考了一路的问题。
“大哥,你觉得我们都是为了什么?你来学木工,我去读书。明明我们都不喜欢,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易大听到了易秉文的问题,感到有些惊讶。不过他还是有些欣慰的,因为易秉文问出这个问题,至少说明他开始长大了。
“文儿啊,对于我来说,选择木工这个行当主要是生活所迫,我不想父母变得那么劳累。虽然当初的我不喜欢木工,但是现在的我觉得木工这个活计我这还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变得喜欢生活强迫我们做的事情。就比如说我现在就很喜欢木工这门手艺。看着一个个精美的雕塑在我的手中呈现,一个个实用而且很华丽的家具在我手中成型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听见大哥的话,易秉文并没有反驳什么,他渐渐长大性格也变得内敛起来,不会因为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有区别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