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华夏历史为什么那些封建朝代都活不到三百年,那就是二百多年的时候资源都已经被国家建立时候的世家贵族所掌握,而底层百姓无权无钱。一但遇到灾害连生存都无法保障,他们就只能为了生存而造反,那些掌握了大量资源的世家为了更进一步,便会加入其中,取得领导地位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除了资源过度集中,还有一个原因会导致王朝灭亡,那就是人口的增长。国家可用的耕地就那么多,也就是说粮食的总数是基本固定的。
因此,阻挡朝代寿命到达三百年的正是土地兼并,人口增多,粮食没有办法让底层的百姓生存下去。而士人阶级会随着时间获得越来越多的土地、钱、权,而皇帝的统治又是建立在士人阶级之上的,所以皇帝根本无法对这一现象做出反抗,即使是再厉害的君主,也只能做到延缓朝代的灭亡,而无法让一个朝代永远存在。
现在有了这三人,当大汉的海上航行能力变得强大,那么路程遥远出行不方便的问题得到解决,大汉的精锐对外扩张,就可以大大减少需要的时间和物资损耗;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可以为让大汉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和文化上去入侵占领地;发展农学更不要说了,这个时代人口最重要,而人口和粮食的产量是分不开的。
总结就是一句话,占领适合耕种的土地,利用农学增加粮食的产量和土地的重复利用的时间,让大汉的人口暴增。再通过培养更多的学子去治理占领的地方,利用那些地方和人口为大汉创造财富,再把财富运回大汉继续培养更多的人才,再去占领土地。如此反复。
自己和那些后世建立王朝的帝王不同,他们要先统一国家,再改革国家,还要面对外部势力。解决了这些事后,也基本上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后世之君很难再出现这样的君主,即使出现了也始终觉得华夏大国是礼仪之邦,或者并不知道其他土地上拥有的财富,因此不积极对外扩张,即使扩张了也不会想着长期占领。
为什么秦皇汉武能够在后世拥有那么高的名声,因为他们是为华夏统一或者对外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那种实打实的扩张和占领。
倘若论智谋,论帝王之术,即使再多的资己也不如他们。可自己明确的知道那些土地的重要。自己只需要改革好大汉,至于外邦,三国时期军阀混战的时候,那些诸侯还不是没事就去打打秋风。自己可是能够将这些人全部收入麾下的君王。
“哈哈,更何况不是还有一个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