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可是对我太熟悉了,要是说我插科打诨绝对是一流,但是这写文章和我就不太搭边儿。
文帝好奇的正准备看,但是看见底下都正准备下朝回家的,就卖了个关子。
“国子监送来了一篇文章,大家猜猜是谁写的?”
底下的朝臣对国子监送来的文章,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一些是夫子们写的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还有一些就是想为日后试图铺路的学子,表彰陛下的功绩的文章,朝臣们对这种文章一般是不屑一顾的。
董武无所谓的说着,“不会又是那帮迂腐的老古董写的吧。”
文帝笑着摇了摇头,“这回还真不是,想着你们应该也猜不出来,我就直接宣布了吧。”
“是董安安。”
听到这个名字,大家都震住了,毕竟盛京城里的大户们对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而老爹此刻是最懵的,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这回我肯定是闯什么大祸了。不会是写了什么辱骂性的文章吧?
董武直接一套熟练的动作,下跪——哭——承认错误。
“陛下啊,小子肯定是无心之失,求陛下谅解啊,原谅小子这一次吧。”
看着董武一系列熟练的操作,文帝不禁嘴角抽搐。“镇国公,朕还没看是什么呢。”
董武也瞬间回过神,反应过来,跪的好像有点早了。
文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直接将文章打开。
然而当看了以后,文帝的表情就开始不对。
此刻底下的大臣们纷纷发现文帝的不对劲,就连董武也发觉了事情不妙。
然而反转又来了,只见文帝激动地站起大喊道,“好,好啊~,这写的太好了,没想到安安竟有这样的觉悟啊,果然虎父无犬子。”
此刻跪在地上的董武已经懵了。
“众位爱卿,你们可是为何读书?”文帝直接来了这么一句。
众大臣直接懵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
然而还是有人回答了,“为了可以明辨是非。”“为了可以报效国家。”
文帝摇了摇头。“你们还不如一个孩子。”
“为何读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帝说完以后全场皆寂,然后便开始沸腾。
“好,好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每一个人似乎都魔障的一般,开始重复着。
而董武此刻也是呆愣住了,这竟然是安安写的。
过了一会儿,当大家都已经消化完毕。
群臣们开始谏言,“陛下,此子有大才啊,就单凭这四句就可流芳百世。”
“陛下,我建议将这四句话让国子监写入书中。”
“陛下,我建议把这四句铭刻在石柱上,供百姓瞻仰。”
“好建议那就这么办吧。”文帝点了点头。
此刻的文帝已经无心在议论其他,“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待到众人退去,此刻殿上就只剩下了文帝和董武。
看着此刻的董武还有一些呆愣愣,文帝直接开口,“老武,你儿子可以呀,没想到安安竟然还有如此底蕴。”
“那是自然,毕竟虎父无犬子吗。”回过神来的董武便开始自吹自擂起来。
看着如此不要脸的董武,顿时刚刚想夸出口的话全部收回。
“元宝,让安安来见我。”
“是,陛下。”
“老武啊,安安既然有此大才我觉得此次文会我大商有望翻盘啊。”文帝自顾自的说着。
“老文,你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安安才多大呀,你就敢让他去文会呀。”
“万一呢,安安这个孩子充满了不可能,他就是一切最大的变数。”文帝说着。
元宝出了宫门后,很快便打探到了我的行踪,没过多久就找到了我们。
“安郡王,醒醒。”
听着声音,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刚一睁开就看到了硕大的一张脸。
“啊~”
很快我的声音就把两个哥哥吓醒了,纷纷闻声看来。
“元公公,你吓死我了,你来干啥呀。”我揉着小胸脯说着。
“安郡王,咱家是奉陛下口谕带你进宫的。”
“喔,那走吧。”说着我就起身上了马车。
两个哥哥起身开始收拾,也准备回去了。
不大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