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文帝坐在主位上,笑容已经难以掩饰;老爹则总是用挑衅的目光,直勾勾的看着夏国使臣。
而夏国使臣经历过昨天的晕倒后,也不知是心理承受能力强大了,还是针灸真的起到了作用,此刻虽然脸色看起来还是苍白的,甚至生气的嘴唇发抖,但还是忍了下来,并没有和第一天一样,和我老爹打嘴仗。
毕竟现在连打嘴仗的底气都没有。说来也巧,这次来的夏国使臣正是10年前的隐士贵族,而且和周康还有一些关系,据说是娶了周康的姐姐。
毕竟他们这种隐士家族,大多都是一起选择避世,在一起出世,主打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很明显,这次文会巨大的失败,给所有隐士家族都带来了打击。虽然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但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有的只是先后问题,毕竟之前做的事已经昭然若揭,谁也逃不掉。
然而夏国使团里有一个不太明显的例外,就是夏国三皇子秦政,虽然表面上他的表情并没有变化,但他那双桃花眼此刻正笑眯眯的盯着我看,然而我却全然不知。
虽然,现代而来的我讲究一个,做好事从不留名,但这次我是真不知道还顺手帮了他这样一个大忙。
如果知道后来让他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情愫,我竟然会把这一切都扼杀在摇篮里,毕竟谁能想到,有些国家的计划不走寻常路。
而反观辽国使团那面,这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帮人互相打趣,笑声不断,已经开始又研究一会儿吃什么,玩什么了,毕竟他们这回可算是大获全胜,开天辟地头一遭,回国后也定时加官晋爵,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少年来说,此时的开心明显是压抑不住的。
毕竟从三国鼎立开始,辽国都是以武立国,在文治方面一直都是垫底的,但此次能和夏国并列第二却是头一次。虽说看起来还是垫底,但却有一个和自己一样,怎能不令人开心。
以前如果说三国鼎立,每个国家都有一些优势,那么夏国就是文治,辽国就是武功,而商国则是钱财。
但很明显,辽国就是武功,和商国的钱财,仍然是立国之本,但夏国却因之前重用隐士家族而拔苗助长,现在更是连立国之本也丢掉了,这无异于是自毁前路。
虽然现在还不至于直接发起战争,但此时夏国的孱弱,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在文治方面的孱弱并不能综合体现其国力,但可以确信的一点就是,夏国马上便会发生一场内乱。
波及的面积一定会很大,毕竟一个是已经有10年底蕴蚕食的隐士贵族,一个是不知还剩多少势力的保皇一派,也不知道经过这次内斗后还能剩下多少人。
也许这也是夏国皇帝希望看到的,给夏国朝廷换一波血液,要么是迎来新生,要么是迎接死亡。毕竟他只有这两种选择,一切都是他自己之前埋下的祸根。
当我们走后没多大一会儿,传旨的小太监便过来了,明天夜里将准备庆功宴,届时给我的封赏也会下来。
此时的,我开心的已经忘乎所以,之前文帝可是说过,要将北城赐给我做封地,那可是北城,先不说外祖家的大本营就在北城,就说一说,那让人心动的税收和广阔的土地,就能让我老老实实地做一辈子二世祖,这不就是我梦想般的生活吗。
以前在现代的时候,总羡慕广东人收租,现在我也可以“收租”了,关键是还不用自己去收,朝廷收完以后直接给我,简直就是坐在家里只等数钱。
这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但是如果外祖知道我只想着数钱的话,一定会觉得我没出息,毕竟家里的钱那么多,如果想数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数不完。
害~,这可能就是富三代的烦恼吧。
很快,夏国和辽国也接到了明晚宴会的通知,很明显名字变了,变成了送行宴。
毕竟文会过后,他们也将会陆续离开,走之前请他们吃个饭也是合情合理。
然而,两国的情绪却是截然相反。
夏国那面情绪激动,“羞辱,赤裸裸的羞辱。”
“我夏国差他一顿饭吗?分明是想借机羞辱我们。”
“对啊,刚来那天就将周康气昏了,昨天把使臣大人气昏了,还不知道明天是不是鸿门宴。”
……
辽国这是一片欢腾,“可以去商国皇宫里吃饭了,据说商国皇宫里的饭,那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宫廷玉液酒还不限量。”
“是啊,那可是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