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光如水,生命如歌。这些说法在现代似乎倍受推崇,人们仿佛在追求那种快节奏的生活,快节奏地学习。高强度的工作计划,快进度的学习使人忙得不可开交。细思量,我们身处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不快就会被淘汰。但盲目求快,势必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走在人生路上时,不妨快些……因此,我们要把时间珍惜在合理有度的计划中,而不是把光阴浪费在重做返工的懊恼中。快一些,慢一些。
循着前人的来路,回看历史的旅途。我们可以以古为镜。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情绪高涨,力图多快好省,从上到下,仓促动工。没有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没有确立合理有度的工作任务,只有号召声一起,大家慌忙而动,“赶英超美”的“大跃进”,就这样发起了。而结果呢?其中不可否认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更多的是对民生民力破坏,使国家经济不进反退。当时国人珍惜时间,企盼明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又讲给谁听?
做事之前的思考要慢些,思考之后的行动要快些。这样,既把握了时间,又把握了成功。
人生是短暂的,而要想在有限的时间拓宽人生之路,成就不平凡的业绩,“快些”因不可少,“慢些”也很重要。
众所周知,为快而把茧破开,出来的蝴蝶不仅不能(飞),还会很快死去。正是破茧时慢一些,痛苦一些,才使蝴蝶的生命长了一些,快乐一些。夏日最活跃的蝉,生命可谓短,而其幼体却要在土中度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潜伏期。
珍惜时间是必要的,而这珍惜来的光阴正是在合理有度的利用中获得。太阳跃出海面只有刹那,而在摄影师手中地可定格至永恒。慢一些调整规划,才能快一些完成;慢一些合理调度,才能快一些到达。
让我们在“慢些”中使思想深刻,在“快些”中使行动迅速。把珍惜光阴放在合理有度的利用中。
快些,慢些,你明白了吗?
稳与速
遇事应稳中求速。
稳者,泰然也;速者,抓紧也。
龟兔赛跑,比的是速度,看谁能抓紧时间达到终点。乌龟知道“日月逝矣,岁不我予”的道路(理)而成了获胜者。龟兔酿酒,比的是酒香,谁的酒卖的多就算获胜。可见稳与速并非一概而论,需要我们用心思考。(“乌龟知道”一句不妥。“龟自知速度不快所以笨龟先行,寸秒必争”)
越王勾践战败之后,便要励精图治,他并没有立即与吴王夫差硬拼,一决雌雄,而是稳住了阵脚,从此他卧薪尝胆,含垢忍辱,实施了一系列利民惠国的政策,终凭三千越甲吞并吴国。可见,成功的智慧并不是匹夫之勇,而是稳中求胜。
稳不是坐以待毙,更不是错失良机。
破釜沉舟以后,天下唾后可得。可项羽却听信了花言巧语,没有及时独取天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给历史留下了遗憾。因为没能抓紧机会,而使江山易主。可见“速”也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到底应如何正确处理“速”与“稳”的关系呢?
做好一件事,稳是保障,速是关键。我们在做事时既要把事处理稳妥,又应在适宜的时机出重拳,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军事力量薄弱,只能在稳保军队战斗力的情况下进行游击战。在内战期间,共产党军事力量不断壮大,于是共产党抓紧时机,一次性清除大陆的国民党军队。正是“稳”与“速”的智慧才使中国赢了最后的胜利。
在航行中,要在稳保安全的前提下,全速向目标前进,在考试中,要在稳保正确前提下,快速完成试题。在许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将“稳”与“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来使我们更轻松地成功。
临危不乱是一种稳,脚踏实地是一种稳;心急火燎是一种速,快刀斩乱麻是一种速,但不管是何种稳何种速,我们应该学会不失时机地选择“稳”或“速”,以至将二者结合。
当我们明白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与“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的关系,我们就学会了运用“稳”与“速”的智慧来指引我们成功。
单程车票
“日月逝矣”,恰若青丝成雪的朝夕之改,因此我们“只争朝夕”,恰若祖逖闻鸡起舞之举。然而心底抚平……面对时间这张留给你我生命中的单程车票,该何去何从?
拼搏的学子,戏浪的潮儿,本就该抓好生命之须臾,令今生绽放光彩,不留憾。
看,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