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不敢乱言,还请陛下出个题目。”李林府谦恭的说道。
“哦?你竟然有如此才学?”李逸顿时也来了兴趣,“出个什么题目好呢......”
正思忖间,头顶传来一阵鸟鸣,抬头望去,竟然是一只小鸟飞过,原来是一只乌鹊。
“你就以乌鹊为题写一首诗吧。”李逸登时便有了主意。
“是。”李林府领命,手捻着胡须,略加思索便有两句脱口而出,“日里扬朝彩,琴中伴夜啼......”
可是吟罢这两句他却顿住了,仰起头四处张望,继而又来回踱步,满脸急切的看着宫内一棵棵的参天大树。
就在大家都等的不耐烦的时候,李林府说出了诗歌的后半截:“日里扬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
众人听罢皆笑,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许仁杰也不禁莞尔。此人狡猾的紧,他诗中的意思分别是小小乌鹊劳碌奔忙。皇家这么多树可否借一枝栖息。这哪里是咏乌?分明是毛遂自荐,亏他怎么想的出来的,不过才思敏捷倒也难得。
李逸更是被逗的哈哈大笑,前仰后合。于是他大手一挥,大气道:“朕将全树借汝,何如?”
直到现在李逸才开始有些真正的喜欢眼前的这个小伙子了,连忙对许仁杰说道:“你一会下去记得通知东宫太子府,给他找一个幕僚做做,正好东宫现在缺一个差事,让他去补缺。如果真的有真才实学,再来辅佐朕!”
“谢陛下隆恩。”李林府慌忙跪倒,叩谢天恩。
周围的新科进士们无不投来诧异和艳羡的眼神,尤其是前三甲。李林府以富贵巧言得以幸进,但是也却有真才实学,其人可鄙,其才可羡。
“你们今晚就不要走了,许仁杰,你去通知下人,在末尾给他们摆一桌,陪朕共度良宵。”李逸非常高兴的嘱咐了这样一句话,随后转身离开。
“谢陛下隆恩,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众考生皆匍匐在地上,感谢陛下的大恩大德。想要参加陛下的春节盛宴,身份最差的人也起码是个五品官。他们不过是刚刚入仕的考生,能获得如此殊荣,极为不易。
“起来吧,地上凉。”李逸头也没回,悠悠的说了这样一句话,飘然而去。
景和二十八年,除夕,戌时:
因为今年除夕的特殊情况,皇家的晚宴推迟了一个小时。这一次皇帝也不再局限于家宴而是变成了“国宴”,所谓国宴说直白一点也就是京城高级官员加上留京使者聚在一起开的宴会。
在宫殿门前的空地上,足足摆了九九八十一桌。所谓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皇帝请客,必然是选取阳数,而阳数中九最大,毫无疑问这八十一桌的美味佳肴彰显的是帝王气象。
冬日里,天黑的早,宫内的小太监已经开始忙忙碌碌的挂起了灯笼。最靠近皇宫的主位便是皇帝一家,老太监怀恩恭立在皇帝身后,身材消瘦且伛偻,但是却能给皇帝一种特殊的安全感。本来皇帝是想让他坐下来吃饭的,但是怀恩主动说这件事不符合礼制,皇帝也只好作罢。
距离皇帝最近的一桌是东宫太子府的成员,有太子李浩宇和太子妃卫欢竹。太子妃这个名字说来也有趣,本来卫家当时是打算叫太子妃卫笨的,因为这个笨字的原意是形容女孩子的心思纯洁透明,就好像竹子的内壁一样,清澈又不失庄重。但是笨这个字在民间的含义实在是不太好,所以就给太子妃换了名字叫卫欢竹。
距离太子桌子最近的下一桌并不是其他皇子,而是四大家族和他们的嫡长子还有嫡长孙。袁家的袁智宸、嫡长子袁清风;王家家主王蕴天、嫡长子王孝德、嫡长孙王晗阳;卫家家主卫峻山、嫡长子卫敬文、嫡长孙卫之杭;杨家家主杨棋观、嫡长子杨程锦、嫡长孙杨帅忠。
相比之下一向短命的袁家看起来就单薄一些,直接就缺失了一代人。
再往后就是皇子皇孙,当朝大臣,以及四大家族的重要的一些子弟,比如说袁克文、袁克武这种。袁家相较于其他家族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加上袁家常年不出来露面的二叔,三叔,四叔,还有大爷爷,三爷爷和四爷爷家里的一些人,勉勉强强才凑够了一桌的宴席人数。
虽然袁家人少,但是没有一个人敢不尊敬袁家。正是他们的家主短命才换来了王朝的长治久安,袁家几乎是非常严格的遵照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做法,很少出现类似于王蕴天这样的两朝元老。
戌时,天空已被暮色笼罩,皇宫内灯火辉煌,宛如白昼。皇帝着龙袍,头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