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现在我就让你宇爷爷安排人留意一下周围村子,看有没有你母亲的行踪。你看这样可以吗?”
夏华委屈的低下了头,又无力的点了几下,表示同意宇奶奶的做法。
...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眨眼间过了三年。
这三年里,夏华每天白天上山砍柴,送到宇爷爷家换食物,晚上就回与母亲居住的小屋睡觉,反正距离也不远,老人也不做强求。
用他的话就是:“我母亲说了,男子汉要自立自足!不能平白受人恩惠,当涌泉相报。”
此番话让宇昊也对其刮目相看。
今天天刚亮,夏华就起身,随便洗漱一番,拿起斧头,准备上山砍柴。
经过三年的磨砺,他的身体迅速成长,身高竟追平了宇昊爷爷。
宇昊家中。
“老头子,你说这夏华这孩子也真是犟,他那茅屋都遮不住了,还在那里睡,万一有个风寒感冒的可怎么办?让他来住,他还说什么是怀念母亲。”
“哈哈哈。这孩子有种有骨气,就是有些不着调!过几天我们的小孙子少坤来看望咱们,你也收拾收拾,我去周边森林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狩猎到野兽,也好给他们两个孩子补补身子。”
“少坤要来?那我得多准备准备。”
... ...
夏华再次来到村后的山坡上,那里依然挺立着他三年前立的木碑。他双腿跪下,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木碑上的字,呢喃着。
“母亲,你去了哪里?”
他依稀记得,母亲每天清晨都会为他准备好米粥,几根腌制的咸菜,虽然简陋,但那时他最爱吃的食物。
他还记得,母亲有时中午背上弓箭,有时晚上才回来,身上满是泥泞,头发上全是杂草,手中提着一只野兔,对着他嘻嘻的笑着。
“三年了,我依然很想念母亲。我愿意用后背这一捆柴与手中的斧头,换取母亲的消息。”
对于夏华来说,这一捆柴,能换他今天的口粮,这把斧头,就是他的生计,可以说这些就是他的全部。
思念结束后,夏华背起木柴,向着宇爷爷家走去。
“哎,你看到没,这孩子从小没爹,七岁母亲就抛弃了他,现在只能依靠宇家过活。”
“哎呀,谁说不是呢?这孩子姓夏,母亲也姓夏,估计他母亲都不知道孩子爹是谁呢?”
“哟,这么说,他岂不就是野种了?咯咯咯。”
路边上几位老太婆的嘲笑,他以前听到过,但考虑对方的风烛残年之身,也就没有计较。
但这次他觉得不能再继续放任这些喜欢嚼舌根的老太,因为他的母亲曾经说过,很多事情,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太怂的人活着也是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