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吱嘎。
御书房的门被推开,走进两名貌若潘安的美男子。
朱标看着朱瞻墡一脸神情复杂,根据朱瞻墡在花园的表现以及一系列的言行举止,朱标猜到了不少东西,老四肯定是造反登上皇帝了,什么原因他十分不解,为什么要造反。
朱瞻墡看向一脸复杂的朱标。
“你有什么想问就问吧。”
“唉。”
朱标叹了一口气。
“和我说说吧,后世的大明是什么样子的。”
朱瞻墡想了想。
“万国来朝,天下太平。”
朱标点了点头。
“老四做的不错,那北元呢?”
“大爷爷,北元早已不复存在,只有鞑靼和瓦剌。”
“做的不错,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造反么。”
“因为活不下去了呗,太爷不也是活不下去了才起兵造反的。”
“为什么活不下去?咱给他兵给他地给他粮,你他娘的跟咱说活不下去了?”
朱元璋踹开门走进来,恶狠狠的盯着道。
“咱给你们的才是你们的,不给你们的不许你们抢。”
朱瞻墡摇了摇头。
“太爷,确实是活不下去了,你听孙儿给说您说。”
“说。”
“您之后是的皇位继承并不是大爷爷,大爷爷的次子朱允炆继承了皇位,年号建文,我这位叔叔担心藩王拥兵自重,决心削藩,重用齐泰黄子澄等人开始削藩。”
“朱允炆即位不久后,便开始着手削藩。齐泰认为,应当先削诸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而黄子澄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时期已有不法行为,削之有名。应当先削夺周王,周王与燕王同母,削周王相当于剪燕王的手足,朱允炆采纳了其建议。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周王朱橚有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十一月,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暗中监察燕王府中事 ;建文元年二月,下诏诸王不能节制王府的文武官吏;三月,为了防备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削弱其兵力,朱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 ;夏四月,湘王朱柏无以自明,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
听的朱元璋火冒三丈,直接怒拍桌子道。
“这孽畜他怎么敢,他怎么敢的。”
朱标听的心里一直在滴血。
“然后呢?”
“然后我爷爷就造反了,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是我爷爷胜利了。”
“太爷,大爷,我抖胆替我爷爷问你们一句,我有错么。”
朱标跟朱元璋沉默了。
朱元璋缓缓开口。
“你没错。那你告诉咱,为什么是朱允炆上位,咱的雄英呢?”
“太爷,如果我不出现,雄英叔也就是这几日就得死。”
朱元璋大怒道。
“放你娘的狗屁,咱的雄英怎么会早夭。”
“太爷,这件事很奇怪,孙儿看过史书,雄英叔身边那么多护卫怎么可能就染上了疾病呢?”
朱元璋和朱标眼神一凝
“小子,你可有证据?”
“太爷我没有,只是觉得奇怪。”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了一眼。
“小子,你来到这里有什么目的?”
“太爷,我也是意外来到这里的,比起这里我更想回家。”
朱元璋满脸复杂,朱元璋从他的身上能看到老四的影子,还有那种来着血脉的亲切感是抹不掉的。
“孩子,你叫什么。”
“我叫朱瞻墡。”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孩子既然来了,就把这里当成家吧,这里也是你的家。”
朱元璋一脸失落的走出了御书房,朱元璋从朱瞻墡的口中推测出了许多信息,只是暂时不想去承认。
朱标沉默了一会。
“孩子这里也是你的家。”
朱标摸了摸朱瞻墡的头。
“走吧,孤给你安排住的地方。”
“谢谢,大爷爷。”
朱瞻墡拱了拱手。
跟着朱标来到了后院,还是那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