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好不容易逮到机会,有发挥的余地。
可身边的人不解风情。
也是无可奈何。
突然朱载圳瞧见了一群光屁股的小孩子,在莲叶之间,一闪而过。
“咦!原来此处的小孩,是不用穿衣服的吗?他们不冷吗?”
说好听问的是有点天真。
难听点就又是一个何不食肉的典故。
“那是因为穷,不是他们不想穿衣服。”
徐杲再次解释了一句。
“本殿下还以为是当地习俗呢。”
朱载圳摸了摸下巴,装作大人状,刚刚他都有种冲动,是不是不穿衣服,在莲叶之间穿行,会很有趣。
如今只能作罢。
随即掩饰心中想法,怕别人知道后耻笑,没话找话地道:“我看此处的人很穷啊,记得上次和大哥他们一起去京城外面的村子里,那村子里的小孩子身上还有几片布的。”
朱载圳看问题的角度很刁钻。
而事实总是最让人难堪。
徐杲在关注周围的风景,人家一个小孩子却在关注民生。
大人和小孩,本应是大人该发现的问题,却被小孩子一口道破。
面子略微的不好看。
“在大明,此地已经算好的了,景王殿下说的那是京城,若京城周围都比不上别处,其他的地方,也就活不下来人了。”
又强自解释了一句。
徐杲也算明白了。
今日陪着景王殿下出门,他就是一个给人解惑的。
朱载圳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道:“若是二哥在此的话,不用半年时间,就能让此地的人吃穿不愁,说来说去,还是衙门里的人不作为。”
嘴巴一张。
就给建昌府上下的官吏们,又加了一项罪证。
徐杲不敢接茬。
工部侍郎的官看起来很大,可祸从口出的道理,他也是明白的。
有的话,皇子说的,他说不得。
“多了,你是要是二哥要在此处发财,我需不需要也掺和一手?能够买到吃不完美食的银子,本殿下也很需要啊!”
以前对银子没啥印象。
如今不用了,每一次去二哥家蹭吃蹭喝,都得被警告说欠了多少两银子。
加起来,利滚利加起来,已经快有五万两了。
也不知道这账本是怎么算的,反正他的例钱是换不起的,加上他娘的那点私房钱也差的还远。
而且,现在都快要记不清吃的是啥。
只觉得滋味真的不错。
徐杲心中一动,若是真的能够让裕王殿下,给此地百姓们多一条出路的话,怕是莲神太子庙里的泥塑,都得照着裕王殿下模样来捏造。
“裕王殿下能行?”
徐杲说完,也意识到,不该他来质疑皇子,连忙又道:“臣只是觉得殿下夸大了点。”
“哼!真以为我二哥的财神名号,是自己叫的?点水成冰知不知道,能换成银子金子,也就是说能够点水成金,你来找一找,谁有这本事?”
朱载圳也不是傻。
知道他二哥不断地给他送书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怕他练武有成了,打不过吗?
真以为他看不出来?
等到他练武有成,必定要让二哥大吃一惊,得让二哥明白,他不是笨,只是将计就计,几本有意思的书籍,可不能让他手下留情。
必须一直供应才成。
但也得承认自己的二哥是真的会赚钱,按照对冰糖葫芦的购买力来算,他的住处地堆满了。
徐杲动了动嘴皮子,想要辩解几句。
却忽然想到和一个孩子,辩解什么?
裕王殿下能够成功,身边的人出力肯定不少,这已经是朝堂上下,诸位臣公们的一致认识。
又走了一段路。
朱载圳突然停下,大叫一声:“必须让二哥给我出个主意,若是不行,那欠的银子就不还了,看他能怎么办。”
越想越觉得可行。
虽然白吃白喝能够让他心情愉快。
然而能够大方花银子的感觉,似乎也很不错。
此时还没有到莲花节,莲神太子庙并不热闹,就是有人,多的也都面黄肌瘦,双眼没有神采,自然也就没有多少意思。
一群人,匆匆逛了一圈,扔下几两碎银,就往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