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玄玉早早的起来,照常打坐运行一遍小周天后,把尘游子叫了起来。
师徒二人打开屋门,正好瞧见村长端着一块方托盘走来,上面放着两个馒头,几碟小菜。
屋内,玄玉又点上一支药香,二人吃着馒头就着小菜,依旧是细嚼慢咽,足足一炷香后才吃完。尘游子将包裹挎在身上,看向在一旁等候的村长。
“老村长,昨天晚膳在哪家烧的,领我们去看看。”
村长闻言一愣“昨天晚膳是隔壁刘铁夫妻俩烧的,我们村里就属他家烧的菜最好吃,这馒头也是他们家蒸的,咋了,这饭菜不合道长胃口吗?”
尘游子摆了摆手,“老村长,你领我们去看看就是了。”
刘铁家就在村长家边上,比村长家稍小一点,三人几步路就到了门前,尘游子推门进屋,屋子被隔成了两间,进门就看到了灶台,右边一间是卧房。
刘家村屋内的小风水,昨天玄玉进屋的时候已经看过了,和大风水一样平平无奇,尘游子没有多看,径直走向灶台,闭上双眼,单手掐诀,食指从额头到鼻尖划了一条线,一丝灵力往双眼汇聚,开启了望气术。
一息过后,等尘游子再睁开眼睛时,仿佛在双眼眼球内点了一盏灯,乌黑的瞳孔周围,一圈虹膜透出金光。
这会儿卯时还没过,屋子里不是很亮,两道金色光环在尘游子眼中格外明显。双眼扫过灶台,周围刀具和锅碗中都残留一丝黑气,若隐若现十分微弱,不得已,尘游子又多调动了一丝灵力,眼中光环又亮了几分。
这下,灶台周围的黑气看得更加清晰,刀具上的黑气最少,一些没干的碗具和灶台上那口大锅里黑气要稍多一些,尘游子走到灶台旁,伸出手指在锅内抹了一下,里面还有一层刚刚蒸馒头的水残留下来,搓了搓指尖的水,尘游子若有所思,环顾屋内,最终视线停在了一口水缸上。
掀开水缸的木头盖子,缸中的水中弥漫着一股黑气,伴有一丝土腥味,再仔细辨别,还夹杂着一缕异香。
这水应该就是问题所在了,尘游子眨了眨眼睛,眼中金色光环消失不见。拿起一旁的水瓢从水缸里舀起一勺水,递给玄玉,“这水里有两股气息,试试看能不能提炼出来”
玄玉接过水瓢,从包裹中掏出一鼎便携式炼丹炉,丹炉不大,只有瓷碗大小,表面呈暗青色,刻有祥云纹路,炉底下有一层独立空间,一侧开有火口,这丹炉玄玉只有出门在外的时候才会用。
将丹炉平放在地上后,玄玉将水倒满炼丹炉,合上炉盖,随后又从包中拿出一个木匣打开,里面是一枚枚用黄符纸单独包裹的黑色丹丸,丹丸表面画着一些红色的符号。
这些是玄玉制作的离火丹,不是给人服用的丹药,但也是用炼丹的方式制成的,平日在道观无事的时候,玄玉会收集一些易燃和耐燃的材料,放在蜡油里浸泡后,放入道观中的一鼎大丹炉内,用文火提炼成丹丸,再用细毛笔蘸朱砂,画上离火符。这样制成的离火丹极其易燃,必须用画着辟火符的黄符纸包住才能携带。
玄玉将一团辟火符打开,用符纸内侧画着银色符号的一面托着离火丹,连符带丹一起放进炼丹炉底部的火口。随后盘坐在炉旁,双手掐诀,向着丹丸注入一道灵力,丹丸表面的离火符发出红光,紧接着丹丸就开始燃烧并冒出蓝色火焰,从内而外变成橘红色,就像烧红的铁丸,但垫在底下的辟火符却丝毫不受影响,渐渐的,炼丹炉顶部开始冒出白色水汽。
炼丹炉散发着惊人的热量,村长和刘铁夫妻已经热得浑身冒汗,尘游子和玄玉倒像没事儿人一样。
几息过后,白色水汽渐渐变少,这说明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玄玉又注入一道灵力,丹丸表面离火符的颜色变暗了一些,火焰也小了不少,村长三人瞬间压力大减。
又过了几息,水汽完全消失,玄玉深吸一口气,掐诀向炉内部投出一束灵力,将里面一团黑块用灵力包住,逐渐揉成球状,邪气凝成实质后,略带粘稠的触感和腥臭味,都通过灵力反馈回来,玄玉一脸嫌弃。
玄玉正用灵力反复揉搓黑块,忽然神色一凛,炉中灵力又细化出一部分,开始对着黑块抽丝剥茧。
一盏茶后,玄玉长出一口气,打出灵力熄灭离火丹,用辟火符重新包住收了起来。随后打开炼丹炉,两枚圆球呈现在众人眼前,一黑一蓝,蓝色那枚只有绿豆大小,黑的则稍大一些。
“黑色那枚就是提炼出来的邪气,蓝色那枚,应该就是村民的气血旺盛的原因,至于原料是什么……我也分辨不出来。”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