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词,给我些时间吧,让我考虑考虑。
——
碧水江都的物业一向积极,从进大门就能看见充满年味的红灯笼、福字、中国结,路口的灯柱还贴着手写的春联。
临近春节,就连小区里的人也多了不少。平常这个时候,安静得只有鸟鸣,这几日倒还多了些小孩的嬉戏玩闹声。
碧水江都的绿化做得很好,说不上雕梁画栋,但也是绿茵成林、小池石桥假山相互掩映。每栋别墅之间的间距尤其大,隐私性也很好。
陈念娇从小区门口走到自家别墅门口足足花了二十分钟。
参加婚礼算是花光了她今天所有的精力,上了楼,她便直奔自己的卧室,一个猛扑,直挺挺地倒在床上。
身体躺平了,脑子还转个不停——
今天应该没有被大家发现什么异常吧?尤其是贺老师。
宋新词倒也真的豁的出去。
公交车上听的那几首歌还挺好听的。
陈念娇手在床上摸索着,从包里将手机掏出来。
她点开听歌软件,手指顿了一下,又在搜索框输入“乔乔最爱的歌”,果然有这个歌单。随便点了首,便将手机扔到一旁。
接下来好几天,陈念娇都在循环播放这个歌单。
这很奇妙,这些歌仿佛让她回到了从前上学的时候,那条满是蓝樱花的勤学路,那堆满旧课桌椅的教学楼天台。
连带着她近几天的心情都似乎活泼了些。
除夕这天,一大早,陈鼎便开车,拖家带口去了老爷子家里。
在陈念娇上高中之前,老爷子和老太太都住在单位分的那个小区里。后来因为两位老人都上了年纪,住的小区又没有电梯,陈鼎便在锦城七中附近买了套四居室。等到陈念娇上高中时,一起搬了过去,两位老人便一直住到现在。
可能因为是春节期间,路上的车辆反而少了不少,三人一路畅通地到了小区。
两位老人就住在一楼,不用上上下下很方便,还自带一个小院,院子里挂上了小灯笼、中国结。
沿着院墙,老太太种上了各种花草,只不过正值寒冬显得有些凋零,院子角落一棵腊梅开得正旺盛,香气宜人。
陈家大年三十这天的团圆饭一向是中午这顿,所以等到他们进屋时,两位老人已经在厨房忙活起来了。
陈念娇换了鞋,将手里的东西放下,脚步不停地往厨房里去,“今天吃些什么好吃的?松鼠鳜鱼有吗?”
老太太往她嘴里塞了片腊肠,“有有有,娇娇大小姐点名要吃的,怎么能没有呢?”
陈念川也进了厨房,挤走陈念娇,“那大少爷喜欢的红烧狮子头有吗?”
老太太将盖着的肉圆子打开给他瞧。
陈鼎自然也想跟着进厨房,可还没走到厨房门口,就被老爷子挥手赶出去,“要是闲着没事,就去买瓶酱油回来。”
陈鼎不敢有异议,自从他和于青和离婚后,老爷子对他就没有什么好脸色,近一两年好不容易有了缓和,自然是老爷子说啥就是啥。
一顿饭,五个人一起忙活,十二点准时开饭。
刚拿起筷子,陈念娇放在桌上的手机就响了一声,她拿起手机瞧了一眼,是宋新词发来的微信,一张团圆饭的照片。
陈念娇这些天和宋新词倒也有来有往地聊过几句,但都不多,无非是一些在干嘛、起了吗、睡了吗、早安晚安的。所以这次陈念娇也没晾着他,而是同样拍了一张团圆饭给他发过去。
桌上四人瞧见她的动作,齐齐停下筷子等她拍照。
陈念娇见大家都看着她,连忙放下了手机,招呼道:“没事儿,吃呀。”
陈念川夹了一筷子红烧狮子头,不咸不淡地开口,“给谁发消息呢?”
陈念娇这人,撒谎从来不用打草稿的,脸不红心不跳,“跟年年发消息呢。”
说完也不管他信不信,一脸自如地夹了一筷子松鼠鳜鱼。
陈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有来有往,一顿饭吃到快两点才结束。吃完饭,两个小孩被赶去洗碗,三个大人则在院子里摆了张桌子,准备了纸墨笔砚,准备写对联和福字。
装饰好屋子,一家人又砌起了长城。陈念娇不会,看也看不懂,便抱着电脑窝在沙发上追剧。
正当她昏昏欲睡时,手机来了消息,不是别人,还是宋新词——
【宋新词:在干嘛呢?】
【冷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