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准备把店转出去?”沈浩然用难以置信的声调说。
“对”,沈月淡定地说。
“转给你。”
停顿,黄翠英在后厨拆着那一扇满是肉的新鲜排骨。
“不,我不愿意。”沈浩然用很轻的声音说。
黄翠英“砰砰”地继续拍着稀奇古怪厨房用品店里面进过来的一大捆香茅草。
沈浩然显得很慌乱,显然沈月今天提的事太突然了。
“哥,我已经看好了另一个店了。”沈月抓过一把葵花籽,在桌旁坐下,专注地用手剥着瓜子皮。
“再说,你不是也该给我找嫂子了嘛!男人得有自己的事业。”
沈浩然吃惊地望着沈月,这话,是从一个十五岁小姑娘嘴里说出来的?
沈浩然之前从来没想过,要跟沈月分开,他希望一家人一直在一起。
虽然他心里也模模糊糊地清楚,这件分家的事,迟早会发生,但是他现在还是觉得一切是在虚幻之中。
如果他们分家了,那么和沈月就不能经常见面了,当然,他很清楚,沈月走了以后,锦绣阁的菜品研发的问题,妹妹一定会帮他解决。他担心的是,自己能承受得起这种一个人忙里忙外的工作状态吗?
过节日的时候,还会像现在这样,一家人团聚吗?
“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你以后也要经常来我店里学习菜品,我们两家店要保持菜的质量一致。”沈月似是看出了他的不舍和顾虑。
吃完了手里的那把葵花籽,沈月来到街上,去她新看到的那家店铺门口转转。
位置,在县衙门旁边,沈月来过几次。
之前是一家卖文房四宝的文具店,一直不温不火地经营着。
沈月路过的时候,看到贴着出兑的帖子,几天过去了,还没有摘掉。
再去仔细看一眼。
这家店铺,沈月最喜欢的是它的位置。人流量挺大。
镇上的大事小情,很多都要经过县衙门来处理周转。
而且,客人们有各行各业的,感觉还挺有趣的。
店铺里面看着也明亮宽敞,能摆下10张桌椅,看起来挺合适,就这吧。
想得再仔细,不如边做边解决,感觉不错的话,就跟着感觉走。
沈月回家跟家人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定下了这个店,老板也不黑心,租金一个月3两,一年
36两,360两就卖铺子。先是交了一年的租金,她知道,不需要等太久,这家店铺也会变成她的私有财产。
开新店需要的人手也完全不用费心,张阿婆和鲁二娘知道了锦绣阁开分店的事,需要人手,很快各自就推荐了自己的好朋友共五人来应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五人,看着都是踏实肯干。按照她们的性格,分配了负责内外。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没有浪费时间,密切地关注着店里的装修和采买工具工作,但沈浩然和黄翠英每天都往她这边跑,把店里的事都交给张阿婆和鲁二娘做,做不过来每天都早早关门歇业。
沈海达也把家里的地包出去了给隔壁豆子爹娘,搬到了镇上住,也方便照顾沈家人。
沈月的新店里面,忙忙碌碌热热闹闹,但是大多数时候,她需要扮演的,是旁观者。
“沈月老板!怎么会在这里遇见你?最近还好吗?”
沈月听见有人叫她,转头,她拿了把小马扎,正准备坐在店门口穿堂风之处吹凉风。
林凌云站在空地上,笑得灿烂。
“挺好的,你好吗?”沈月也笑起来,看见老朋友她觉得心情一松。“这是我新租下的店铺,你来这边做什么?”
“这样说来,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
沈月露出疑惑的表情。
“忘了?我爹是林县丞啊,经常和他衙门往来,我经常过来衔接。”林凌云眉眼舒展地说。
“看你这好像还没有装修完毕,可是,今天晚上,可以在你这边吃吗?”林凌云走进到沈月新店铺里面转了一圈,说出来看到沈月的时候就瞬间冒出来的想法。
等忙完公务以后,直接在这吃一顿美餐犒劳自己,应该是一个很棒的主意。
沈月看了看,店里半成品的装修,再看看眼神里充满渴望直咽口水的林凌云。
“好吧,不过你也看到了,今天这个样子,大概只能努努力招待你一个老朋友了。等店里弄好了,可以招待你和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