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个周没有写,因为生病了,开始是全身发冷,我判断病的属性是风寒类,就赶紧吃了混元膏,你们可以用姜汤代替,也可以用姜汤泡奶,总之利用姜的热性,一般的风寒或感冒类的最好能首先使用姜汤,而且要在发病开始身体不适时第一时间饮用,效果最好浓一点多加些红糖,我因为有会员高,所以全家一有症状则第一时间喝。养病期间也是还原膏。一般都控制病情。不加重和加速好转病之初。要及早介入风寒类的在初期多盖些被子,捂捂汗,效果会很好,高烧时就不要再继续捂了,武汉两个小时汗出了就基本可以慢慢小心,不再吹风,擦干身体上的汗,有一句话叫神仙都怕脑后风在风寒室外要注意防止厚薄境的风,连体帽要及时带。傻出汗也要注意风吹寒气容易长驱直入,还有洗头之后不要用吹风机吹头皮会把湿,虽然吹风机的风是热的,但是仍然会把湿气和水的良性吹健身体。这些小细节。常识,按理说大家都知道。但实际生活中不要护士这次病的发烧了,浑身疼和那次新冠时的症状类似,在最虚弱,浑身无力时,感觉整个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似乎离死亡很近,身体似乎要崩溃了,在这种状态下,我趁机感受自己的清净心的修为还不错,仍保持着清净无念,仍能像平时持咒和静心时一样,浑身处处都宁静,一颗浑身同时持咒,念而未了,浑然一体,但是这种不舒适的痛苦感仍然是在着的。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让老大自己把饭分一分,兄弟两个自己吃,让老大自己去做事,也让他给我拿水泡奶,很懂事,我想起来我小时候妈妈生病,妈妈病多,我经常照顾关心,脑子里想的也多,也更早的去研究中医,反而养成了把孝心变成孝行的实打实的思维习惯,经常会考虑妈妈的状态。通过这些事让我意识到让孩子去承担一些责任,为父母做些事,对他们的责任感的成长有好处,明显感觉到老大突然之间懂事了,长大了,这次病痛。突然有了一个灵光,可以笑着把失败,我把群里的对话摘录下来,我说你们都没生病吗?身体素质这么好,我前天,昨天症状和新冠一样,浑身发烧,不过比那次轻点儿,老邹说我体内湿气大,一直烧不起来,你好点儿没?我说今天好多了,就剩下刀片儿嗓了,这次发烧,我突然有一个灵光,可以笑着把事办了,很多事没那么必须一定或者那么严肃他毛邓他们平时经常喜欢开玩笑,谈笑间决定了很多大事。这个笑着把事办了是一种习惯,心态更是一种看破世间本无要紧的大事的境界,只是刚体会,还没有深刻掌握,吉阳说笑着把事罢了,首先得有很高的境界,把自己从当事人的角度抽出来,以第三者旁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很难的,因为当局者迷,因为关系到自身切身利益了,所以一般人不可能没有情绪,其次办事能力很强,能力大于事情的难度,那很轻松,差不多或能力稍微小于办事难度,就比较有挑战性了,能力完全不够时,那你只能是各种挫折,烦恼,沮丧,所以认清自身能力,遇到一些远超自己能力的事情,及时放弃或者调转方向,止损,避免更多的沉没成本,最后是心态从辉的理论,从每个小事比如换灯泡中找成就感事情及菩提,我说分析的真好,认真读了好几遍,在能力既定事情和难度既定的情况下,如果还想达到那就需要在认知和心态上弯道超车了,如果能真正的说服自己,让自己强化到条件反射的认识程度,笑着平静着,尽力去做,这是自己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如果对方或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一要么接受现实,随他去吧,不一定非要和自己的预期一样,不可控的事情就不要强制强行控制,二,要么平静之后动用规则,不必带着愤怒,比如平和的说了好几遍,孩子不听,那就平和的动用戒尺,温和和惩罚不混淆。这是一种心态和认知,应该是可以养成的一种心态,思维习惯,在思想上想明白,然后现实中去实践,试试能不能慢慢养成这种习惯,我先去尝试一下,我刚才把我的这个说话平和,不必加入愤怒语气的观点告诉老大了,让他自己想办法养成这个习惯,笑着把事办了,他问说了别人不听怎么办?我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控制不了,比如明天下不下雨或别人按他自己的决定做事或其他这种发火,不发火都一样,另一种比如你弟弟他如果不听,可能会有不利于他成长的结果你人可以不发脾气。平和的多说几次,多提醒并告诉他原因和后果,如果还是不听,你可以告诉我打他,或者看情况你打他,但不要养成打的习惯,发火,发脾气,除了让自己养成坏的情绪习惯外,没有任何好处。旁人也会讨厌发脾气的人,这个习惯你要自己研究着,慢慢养成,我也是刚刚想到的,我也得慢慢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