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靖尧收到宫中传来的圣旨时,不禁向传旨之人问道:“父皇的病又犯了?”
传旨之人孙公公尴尬地回:“大概是。”
“好了,本王知晓了,今日就会与郡主赶回京中。”明靖尧捧着圣旨回答。
然后嘲讽地说:“应该三天就能到京中,不会犯上那谋逆造反之罪。”
得到满意回答的孙公公,安心地回宫复命了。
临行前,不忘告诉明靖尧:“本来靖王殿下十几天前说要娶安郡主,皇上和安王都十分高兴的。
宫里都准备好一切,要为两人赐婚。
结果殿下却与郡主游山玩水,十几天都不回京中。
殿下,你知道皇上平生最爱就是旅游,可登基后就不曾到各地旅游,日日坐在宫中。
日日听到你与郡主旅游的消息,不禁有些恼怒。
殿下身为皇子,就尽量为陛下分忧吧!”
把孙公公送走之后,明靖尧与安亦唯相视一眼。
看着平日里冷俊清贵的靖王,他的皇帝爹爹却是如此逗比,这真是让人担忧啊。
国家内忧外患,皇帝却想着退休,旅游,的确不是好现象。
明靖尧与安亦唯回京途中,也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去周边各个的府城考察民情。
结果发现天川流民暴乱,也是由于多个县令明知旱灾,农民失收,县令却要求农户按规定交粮于朝廷。
农民都吃不上饭了,还要交粮,最后不得不卖儿女卖身,引发暴乱。
安亦唯为了让天川百姓能够恢复生产,派了有【呼风唤雨】异能的陈忠,解决了旱灾。
明靖尧则给天川带了一批赈灾粮食,并且处罚了苛政的县令。
承诺未来三年都减税,让暴乱的流民回到家中安心生产种田。
而九州的疫症,安亦唯让有【神医】异能的孔泽丰前往解决。
东漓的减少公职人员政策,本身没有错,减少开支后,东漓把省出来的钱,放在民生上,这个是值得提倡的。
不过明靖尧也发现了其他问题,虽然减少府兵后,能节约开支,但是也会导致各府士兵太少,若边关局势动荡,朝廷会缺乏可用之兵。
于是,明靖尧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实行民兵制度。
报名参加民兵团的农户,每七天参加一次军事训练,这些参加的人会减免十分之一的税收。
平时,民兵可以继续农业生产工作,一旦边关告急,则按报名名册,临时入军。
既是民,也是兵。
解决了军队的征兵问题,又不用支出庞大的经费。
当明靖尧和安亦唯解决完这些事情,大顺帝已经在宫中暴跳如雷了。
“不是说好三天就回吗?今天第四天。”
靖王的母妃,宁妃连忙走上前,安抚大顺帝:
“皇上,你明知道靖王向来上进,他带着安郡主到处去体察民情,解决各地问题。
之所以跟你说是游山玩水,不亦乐乎,不过是怕你担忧罢了。”
说完,宁妃不禁伤心地说:“我可怜的靖尧,刚刚在西北被袭重伤,手筋脚筋都挑断了,好不容易才救回来的。
只不过是慢些回宫,就被有心人编排不顾国事,整日游山玩水。
还激怒了皇上,给他下这么一道圣旨。
谋逆造反之罪都给他安上了,这多让他心寒啊。”
大顺帝此刻也知道自己做得荒唐,他做皇帝一般般,做父亲也一般般。
因为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
“爱妃,这次是朕误会靖王了,要不等靖王回来,朕就出一份告罪书,就说朕不堪为帝,蝉位于靖王。
你看这样可好?朕这皇帝当了三十年,真的当腻了,天天待在宫里闷得慌。
每日早早就要起来早朝,有好多次早朝都听着睡着了,大臣还要大声问朕意下如何,我还以为回到小时候被太傅问答呢。
你看靖王现在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又要迎娶安郡主。
到时候他们夫妻二人管理国家,我与宁妃你一起四处游历,弥补这三十年的空白。
这才是朕想要的人生!”
宁妃当然对此退休生活产生向往,可前提是儿子肯接班才行。
她牵着大顺帝的手,认真说:“那也要等儿子回宫后,好好劝说才行。
你一恼怒就发圣旨说她造反,小心他生气了,就和安郡主干脆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