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世家全部经商,像蜀锦就曾风靡大汉,他们情报来源非常之广。
黄权早看刘备不爽,立马冷笑驳斥:
“升斗小民,安可知天下大事!我等未提及此策,就说明此策行不通!”
“杨辰每一州都至少布局了12万大军,如今境内每州至少还有五万大军。
杨辰大军战斗力想必你也清楚,世家反叛,就是送菜!
而且你又知道杨辰又有多少个州?
至于那些异族,告诉你一个冷笑话,有个羌族只有1千族人,辰国驻军就有2千!
这些异族,存活下来的都是被打怕了的,敢于反抗的都已死了!”
刘备闻言仍不死心:“那鲜卑呢?如此大的地盘,辰国总不会驻军的了吧?”
吴懿见刘备此问题幼稚无比,他能想到,以辰帝英名,他能想不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不想让黄权再当众出风头,立马结果话茬,顺带还暗自地域黑,嘲讽了下黄权:
“玄德兄不知,杨辰占领鲜卑至少有五年以上。
刚刚某人汉语中夹杂着一口蜀地方言,而鲜卑所有士卒汉语可比他流畅多了。
异族虽背信弃义,不懂礼仪,但也只是为了生存,且他们更敬畏强者。
如今他们在杨辰治下,丰衣足食,敬杨辰如神,绝无反叛可能!”
话音未落。
黄权怒不可遏,开始泼脏水道:
“吴懿,你吴家商行可一直和鲜卑偷偷贸易多年,说!此情报你为何不上报?是不是与杨辰私通!”
吴懿冷笑:“你敢说你们黄家不曾与鲜卑贸易?能贸易的鲜卑人,会说汉语不是很正常之事?我哪知道他们全部会汉语!”
砰!砰!砰!
“好了!如今我们当同心协力!”
见二人争吵愈演愈烈,刘焉猛敲三下桌案,打断二人,下令道:
“依照刚刚众人所议,益州15万大军。
吴懿与曹操率五万大军,防守剑门关!
张松与严颜率2万大军,驻扎江州,居中调度,随时支援。
黄权与刘备率五万大军,防守白帝城!”
刘焉不留痕迹再来了一手制衡,顺便还分散了两派兵权。
曹操、刘备一心与杨辰为敌。
有他们两个牵制东洲派与世家。
如此,也不担心他们献关。
吴懿看了曹操良久,未曾开口。
而黄权则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大汉自古世家皇族共治天下,谁当益州主人,都会依靠他们世家。
只是杨辰家大业大,他们对杨辰而言只是十几甚至几十分之一。
可他们对刘焉却是唯一。
很明显,跟着杨辰,可能连见杨辰几面都难,当然不符合他们利益。
但若刘焉一心再想分散他们兵权、利益,他们宁愿跟着杨辰过太平日子。
黄权也不会傻的当众顶撞刘焉,他语气坚决道:
“陛下,刘备一草根卑贱之人,何德何能掌控如此大军,若陛下执迷不悟,属下宁愿吊死在城头!”
刘焉也知道没这么容易让世家妥协,他目光再次望向张松。
张松在荆州时便跟刘备有怨,未等刘焉开口,立刻上前一步:
“陛下,属下也不跟小人为伍!”
刘焉闻言,心中恼怒。
他望向吴懿眼神欣慰,暗叹还是自己扶持的势力最靠谱啊!
正当刘焉两难之时,刘备一副没事人一样,好似刚刚不是羞辱他一般,向众人施礼后,向刘焉抱拳道:
“陛下,在下在南中略有威望,讨伐杨贼属下义不容辞,愿率2万蛮兵支援白帝城!”
黄权闭口不言,不关乎他们利益,他当然不会拒绝。
刘焉见状,拍案而决道:“善!玄德仁义也,便如此决定!”
众人领命退去。
吴懿也转身正要退去,见刘焉眼神示意,停下脚步。
待人皆退去,吴懿向刘焉拱手道:
“陛下,不知留属下在此,有何要事?”
刘焉淡淡一笑,挥手道:
“子远不必拘束,此乃家事,令妹今年也16了,与犬子刘瑁婚事,朕以为也该操办了,不知子远意下如何?”
虽瑁儿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