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我也不知如何选呢?”贺玉菡看着那些首饰匣,完全不知如何下手。
“既然阿妤拿不定主意,不如让我来帮阿妤选吧。”一个男子清朗的声音响了起来。
听到这声音,贺玉菡一怔,赶紧转过头去一看。果然,刘郢正大步走进门来。此时的他,脱去了昨日明黄色的衣袍,换上一身浅青色的常服,显得人格外神清气爽。
见刘郢快走到自己跟前,她赶紧站起身来,冲着刘郢行了一礼,笑道:“能得陛下亲自为臣妾选,臣妾求之不得。”
听了这话,刘郢心里似乎极为受用。只见他微微一笑,然后梳妆台下面的小屉里拿出一只雕花的小木盒,打开盒子,一只金镶玉的荷花钗正躺在其中。只见那白玉雕的花瓣,上面还缀着粉色的宝石,而用翡翠雕成绿叶,与金钗紧紧镶嵌在一起,极为精美,看得贺玉菡心头不由赞叹万分。
“我一看见这支钗,就觉得它与你极配,特意为你留着的。”他望着她微笑道。
她的名字为玉菡。白玉、翡翠皆为玉,而菡,乃荷花之意。这支钗,将她的名字寓在其中,确实精妙。他选了此钗赠与自己,也算用心良苦。
贺玉菡抬起头,对着刘郢一脸娇羞的笑容:“臣妾多谢陛下。”
刘郢唇角微微一勾,却未说话,只伸出手来,拿起玉荷金钗,轻轻□□贺玉菡乌黑的发中,然后转过眼来,定定地望着她。
被他用这般火辣的目光注视,贺玉菡只觉得自己心头一跳,手脚都不知道该如何放,眼睛也不知该往哪里看,只得一脸娇羞地低下头去。
见她这般又羞又窘的模样,他不禁轻笑出声。片刻,他才把目光收回,问道:“阿妤,你可都收拾妥了?”
“回陛下,臣妾收拾妥了。”贺玉菡轻声应道。
“那我们这便去天寿宫给母后请安吧。”刘郢说道。
“是。”贺玉菡点了点头。
“随我来吧。”说着,刘郢微笑着拉过贺玉菡的手,便往外走去。
“臣妾遵命。”贺玉菡笑了笑。
刘郢回过脸,望了贺玉菡一眼,说道:“阿妤,日后你我私下里,不必叫得如此生分。”
贺玉菡一愣,一双如水的眸子轻轻闪了闪,然后问道:“那……臣妾要如何称呼陛下?”
“阿妤称我阿元便可。”说话时,他的手在她的掌心轻轻抠了抠。
听到他的话,她心头微微一颤,只感觉到一股股痒痒的,柔柔的,麻麻的感觉从掌心,一直传到了自己的心底。
“阿妤如何?”他笑问。
她咬了咬唇,低下头,轻声说道:“臣妾,一切,听,听陛下的。”
“既然听我的话,那你还叫陛下?”他扬了扬眉,“重叫一遍!”
闻言,她脸一下涨得通红,忸怩半晌,才用蚊蚋般的声音叫道:“阿,阿元。”
“没听见。”他故意刁难她。
见状,她只得无奈地笑了笑,抬高了声音叫道:“阿元!”
“这才是。”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拉着她向门外走去,“我们快去天寿宫吧,不好让母后久等的。”
“好。”她跟随着他的脚步,快步向外走去,唇角却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向上翘了起来。
第三章
天寿宫在皇宫东面的洗烟池畔,十分静谧。贺玉菡跟在刘郢的身后,进了天寿宫的正殿慈恩殿。
走到大殿门前,她便听见殿内传来一阵“哈哈”的爽朗笑声。她抬眼一看,只见殿内正位上坐着一位穿着织金丝绣牡丹云锦衣裙的中年妇人,显得贵气逼人。之前贺玉菡曾随母亲进宫来过,因而,她知道此妇人便是刘郢的生母邓太后。
邓太后出身不高,乃扬州一个七品小官之女,入宫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贵人。不过,她姿容出众,一进宫便被先帝看中,从此百般宠爱,短短三年时间便升至皇贵妃之高位。她也争气,先后为先帝育了两子一女,在宫中的地位更牢不可撼,要不是先帝元配史皇后贤慧无错,不然,她位至中宫也未可知。
刘郢是邓太后与先帝的长子,因史皇后无子,刘郢便被先帝立为太子。先帝过世之时,刘郢九岁,如今已经出嫁的彭城公主当年只有六岁,蜀王刘祁才三岁。而史皇后悲痛过度,没几个月也随先皇去了,留下邓太后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朝堂上独自拉扯着三个孩子,也是很是不容易。因而,刘郢一向对母亲极其孝顺,不仅加封了外祖家,而且不管自己多忙,每日下朝后第一件前,他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