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然能将此事办得上下皆得,不负众望。”
第44章
“爹, 太子今日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回到家中,孟子升将官帽撂在桌上,接过婢女奉上的茶一饮而尽,立即不耐地挥手命人下去, 父亲一路沉默似在思索, 而他实在没有看明白今□□堂上的门道。
“大哥, 太子好端端的帮那些封王们说什么话?”孟高虽也在场,但他也十分狐疑不能全然确定今日意欲为何, 只心中有了偏狭的念头就一定要不吐不快地冷哼,“他这倒是卖人情的好了,让姓……让孟苍舒这小子得了便宜。”
他本来想说姓孟的, 但后来想想这个大宅基本上有头有脸的人都一个姓,只能忿忿换了称呼。
孟桓面色如水不露熹微,保养得当的修长手指轻轻擦碰杯盏的边缘,眼风扫过弟弟和儿子,那两人便都把嘴闭起来,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自古长兄如父,孟桓早早自父亲手中承袭家业, 孟高年幼,极是倚仗长兄的照顾, 只是他自己脾气急暴躁戾, 为着口无遮拦不知挨了多少兄长的责骂。
这些年见识是长了不少, 但偏偏没长记性。
“你们如今都有了至抵中枢闻得圣意的官身与恩典, 怎么不知道在这个地方闻弦歌而知雅意才是为臣的根本。你们既不知太子如何这般说话,可只看圣上忙不迭夸赞太子, 又称道荀崎举荐有方观察入微,也该明白他们这是替圣上说了想说的话办了想办的事。”
孟桓叹过气, 教还是要教的,招手让儿子、弟弟与等候在此的侄子围过来到暖榻前坐着。
“太子如今是有出息有主意了。他知道这些兄弟封王如今是老老实实,可有朝一日山陵崩……他们会服于自己的父亲,但未必就服于手足,不如早做打算。学政之事,贵在抡才,郡学的才俊早晚都是要去到太学里供天子择用的,这些年地方没有郡学,崇河王和定平王等人,本就是圣上跟前长大的,情分摆在那里,又俱在自己治理的郡上选贤举能,考取了一批贤良为郡内效力。地方衙署里空位的确多得数不过来,大家都知道处处都缺人使唤,可这些王爷你敢说他们没有别的储才之心么?圣上便是看到了这点,晓得如果朝廷再不占据抡才取士重昭学风的先机,只怕就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