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吉心中很有把握,自己的兄长绝非心胸宽广之人,对待杨皇后或许会因势利导,为自己之顺利继位而顺理成章的宽宏,然而对这个弟弟……恐怕他未必会有好的前景,长成之后,边荒远郡就封大抵是最好的结果了。
但事已至此,她口若悬河,杨皇后反倒未必相信。
“我兄长太子殿下如何心性,这些年皇后多有接触,想来也是十分清楚。若是皇后不肯从我等之意,一意孤行,其结果如何我不必缀言。但若是与我们里外相合,您的一世荣华也得以保全。但小皇子如何,我只能保证为了仁德诚厚的美名,我兄长断不会加害于他,可如若我在此许诺兄长心中绝无芥蒂和忌惮,那也是痴人说梦,杨皇后是不会信的。”
杨皇后沉默须臾,忽得抬头凄然一笑道:“早听闻承明公主是爽快果断之人,今日果然如此,你既然这般坦率,那我也有个条件。”
“但说无妨。”
萧玉吉想去侧耳倾听门外是否有动静,萧婵又能否应付,但关键时候她也不敢分心。
“将我的孩子封去边郡,让他远离京师,成年以前,与良川王殿下一道读书,由公主你来教养成人。”
萧玉吉愣住了。
“父母为子,当计之深远……”杨皇后哀戚地望向孩子,温柔抚摸襁褓华美的纹路,语调格外悲凉,“我的孩子身体极弱,乃是外祖为追逐权势登峰造极催产而生,那日我俩九死一生,才勉强活下来……谁知紧跟着又是滔天之变,一孱弱之母,一不足之儿,于此旋涡之际,又能如何作为?不过是随波逐流为求活命罢了……”
“所以,景司徒才如此急切要我弟弟回京?”萧玉吉心中一震,这下什么都说得通了。
杨皇后缓缓点头:“你父皇已然……若是我的儿子再不幸夭折,他手中岂不一个棋子也无?其余封王哪个不是对皇位虎视眈眈?成年之帝,哪能给他弄权辅政的机会?唯有你的弟弟良川王,虽是年幼,但身体强健,做他的傀儡少帝再好不过。”
“所以他打算将弑父的罪行栽赃给太子,然后让小皇子继位,而后再将我弟弟作为另一道保障,好永保伊霍之权?”萧玉吉声调不由有些愠怒,“荒谬!大胆!如此行事,我那其他哥哥要是举起要替长兄伸张的名号清君侧来造反,天下百姓何辜又要卷入战乱?无论如何,太子兄长都是父皇选定也是此时最合适的东宫,景虔狼子野心,将天下与百姓置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