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后,那些地产巨头,哪个不是几百亿上千亿甚至更高的市值,而且单位是美元,不是人民币,光靠着这点股份,贺林二十多岁就能变成亿万富豪了,这实在是叫贺林觉得自己受之有愧了,只是,人家直接拿着合同过来让贺林签了字,就笑眯眯地走了,贺林连推脱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呢!
不过,既然已经到手了,贺林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虽说觉得有点烫手,但是说实话,自个若是这会儿有二十岁,拿着这个主意去银行贷款,也能把事情办下来,最多没有现在规模大而已。这么一想,贺林总算是心安理得起来。
而说实话,创投那边,一开始很多人的想法,其实也是给贺林一点钱奖励一下算了,有个几十万,买谁的主意都足够了,便是国内那些名牌大学的经济学家,出场费也没多少,贺林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呢!
不过也有人表示,千金买马骨,创投如今不缺钱,缺的就是投资渠道,他们好几个人也是曾经去过国外的,知道什么叫做风险投资,国外一个创意若是得到认可的话,轻而易举就能够融资几百上千万美元,原本的创意拥有者,立马摇身一变,变成了新晋的富豪。贺林年纪小,这是劣势,也是优势,贺林如今就有这般洞察力和市场敏感性,谁知道以后会如何呢,若是只是弄笔钱把人打发了,那跟杀鸡取卵差不多,叫人家寒了心,以后有什么好主意,人家也不说了,贺林虽说年纪小,但是资本并不少,到时候,人家自个另起炉灶,说不得直接就能变成他们的竞争对手了。
出人意料的是,莫振霖却也是这个创投资金的元老了,虽说那时候他年纪小,但是,其实朋友并不少,当年他父母过世,他叔叔婶婶一开始想要捧杀了他,让他跟一干有名的纨绔子弟在一块儿玩耍,但实际上,真正出身大家的,有几个心里头没点谱,莫振霖原本人缘就不错,手头也有钱,因此,后来跟几个哥们一起捣鼓起了这所谓的创投资金,一开始不叫这个名字,一开始不过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入股一些有技术,有人脉,但是缺钱的小企业,后来莫振霖国内出了事,直接远走国外,在国外见识得更多了,因此,给创投资金那边出了不少主意,遥控操作了几次收购事件,然后拉虎皮扯大旗,将创投资金跟一个国有银行拉上了关系,他们这帮衙内虽说都是股东,但是股份都不算特别多,反倒是将三分之一左右的股份,以一个象征性的价格,卖给了那家国有银行,立马,创投资金就背上了国有企业的旗帜,顿时,做事更加顺利起来。
莫振霖之前从贺林那里得了个好主意之后,一直没有断了跟贺林的联络,尤其,贺林跟苏家人很是合得来,而莫振霖如今,也就是苏老爷子才才会真正真心为他考虑一二了,莫家老爷子老太太虽说疼他,但是他们同样也疼其他的子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少数对上多数,莫振霖最后便是牺牲品了。
莫振霖跟贺林如今一直保持着一两周一次的通行频率,两人虽说年纪差了十多岁,但是,心理年龄其实差不多,互相之间也挺有共同语言,莫振霖虽说看起来冷淡,实际上,心中自然有杆秤,同样也是个恩怨分明的人,而贺林呢,却是很对莫振霖的性子,聪明,却不自作聪明,早熟,却不叛逆,而且,两人的身世,也有些相似,颇有些同病相怜之感,因此,慢慢就熟悉了起来,不再是原本合作者的关系,却是真正成了朋友,哪怕见面次数很少,但是,却并没有因此疏远了。这次莫振霖知道了事情之后,当即就拍板,同意了股份赠予的条件,莫振霖在创投资金威望很高,又是如今混的最好的一个,因此,虽说他年纪不是最大的,但是,却很受人信服,他一拍板,这事也就定了下来。
第52章
贺林捡了一个大便宜没多久,又有了新的好消息,他直接拿到了之前那个奥数竞赛的特等奖,消息才出来,一中就表示,贺林可以免试直升一中高中部了,当然,这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接下来,贺林得先去省城那边领一下奖。
潘安最后得了个安慰性的三等奖,说实话,这种比赛里面,除了那种实在是不怎么样的,一般都会有个三等奖的鼓励奖安慰一下的,这种安慰奖自然没有中考加分的奖励,不过也算是一份资历了,说不得以后潘安想要混个市级的三好学生什么的,这也是一个资本。
潘大壮对潘安能够获奖显然已经很满意,很是大手笔地许诺,暑假带他出国旅游,不是如今旅行社开始鼓吹的新马泰,而是直接去欧洲。
潘安顿时得了动力,学起英语来,都精神十足了很多,跟人说话时不时就要飚一句英语出来,贺林倒是还好,他那时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