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称天子,置百官。结果大隋这边反应很快,韩相国聚众十多万,不过多半是乌合之众,起事不足两月,便兵败被杀。
这年头,造反的人很多,朱燮管崇在后世几乎没人知道,但是,这会儿就有人说朱燮原本在哪家道观出家,前些年还了俗,置办下了不小的家业云云,朱燮出自道门,他率领学生造反,谁会相信这里面没有道门的手脚,只是也不知道是道门哪一支罢了,只是时机实在有些不对,杨广如今正是敏感的时候,尤其吴郡那边虽说是南方,却也是繁华之地,杨广哪怕如今还没有南巡的意思,也不会允许南方有这么多的不稳定因素。
裴宣也没有多想,南方这边的道观其实多半源自当年的葛玄,跟楼观道不甚亲近,反而是颇为亲善上清派,自然不会操这个闲心,至于杨广会不会迁怒道门的问题,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道门不是什么软柿子,杨广能够随意坑杀百姓,却绝不可能随意得罪门阀或者是如道门这样的庞然大物。当年有佛门中人在大街上宣称弥勒降世,公然作乱,佛门依旧香火繁盛,杨广连多深究尚且不能,何况不过是一个早就还俗,明面上跟道门扯不上关系的人,何况,那人论起来还是大隋的底层官员呢!
用过了午饭,裴宣便在大街上随意行走,虽说战火没有吹到襄阳,但是这边已经受到了影响,襄阳本是四战之地,因此,眼见着乱世将至,城中的人多半都有些惴惴不安,如同惊弓之鸟一般,一点风吹草动,便惶恐不已。路边上乞丐很是不少,一个个无精打采的坐在墙根下,但是却很难乞讨到什么东西,毕竟大家都不容易,因此多半都是面黄肌瘦。这也难怪,各路所谓的义军想要充实兵力,自然不可能真的是登高一呼,从者云集,老百姓谁会喜欢干这种掉脑袋的买卖,因此,多半还是裹挟无辜的平民,老弱妇孺跟不上队伍,自然被抛弃,而青壮却是很重要的战斗力,自然会被保留下来,即便有能够逃走的,到了城里面,一般也能找到事情做,汉水帮之类的帮派,也会在这些流民乞丐里面挑选年轻力壮的,补充到帮派里面去,好壮大自身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