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寻秦记同人)寻秦记之不辞流年 > 第132章

第132章

本就不太在意国家的区别,有才华的人更是喜欢周游列国,增长见闻的同时更希望能一展所长,实现心中的抱负。

看哪国君主贤明,哪个人能慧眼识英雄。士为知己者死,多少人为了一个知遇之恩鞠躬尽瘁。

当项少龙将这个想法在朝议上提出来的时候,众人真是为并肩王的大胆和剑出偏锋所折服。的确,这真是最最恰当的办法了。

将秦国一统天下是因为其他国家看秦国国富民强,主动挑衅点出来,然后一笔带过,不再多做赘述,说得多了,漏洞也会多起来。转而将现在所有人都担心的事情提出来,一方面打消其他六国众人心中的恐惧和顾虑,也能变相的增加凝聚力,更能进一步提高秦王嬴政和秦国并肩王的正面形象。

所谓的一箭三雕,又实在想不出什么不利因素,为何不做?

如果是其他粉饰太平的解释,或许会有很多有思想的人会不以为然,甚至点出他们话中的漏洞,甚至一些有心人会借此机会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但是事实上秦国的这个消息,并未撒谎,表面的事实的确是其他国家主动挑衅的。

即使有人说这是因为,秦国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其他的国家,但是大不分百姓心里却是不太能接受这个理由的。

站的位置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他们会认为这种行为就像认为别人未来有可能杀人,而提前将此人杀了的感觉一样,都站不住脚。

但就是他们的这种感觉,却在大多数高层人士眼中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在国与国之间,不仅存在着交战时候的兵力较量,还有很多方面的,关于农耕,富足,人才等等的较量。

在招贤令以秦王嬴政的名义发出不久之后,并肩王项少龙又发出了一道自荐令,凡认为自身才华可为这个天下做贡献者,可携带自己的得意之作,入咸阳,进行自我推荐。

不管是招贤令还是自荐令,虽然是以嬴政和项少龙的名义发的,也是他们的主意,但是完善其中细节,并将这些事情落实到实处的自然有其他的大臣在,并不用他们亲自过问,当然了,最后的决策还要他们的首肯。

如今这些年来,经过了很多的事情,秦国的众位大臣才真正的将嬴政和项少龙看做一个整体。而不是嬴政为主,项少龙为从的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