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一个不小心把人清完了,也省得他们费心思了。
他们这次之所以会设计跟着来,也不过是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而那些人对所谓的藏宝图,其实也就是地图保存的太过严密,他们拿不到整个的话,又何必跟着别人来挖自己家的坟。
一路上,嬴政和项少龙也不多话,对外也只说是出资的人派来的人,对行动也不会指手画脚,所以渐渐的倒让人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盗墓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连字面的意思都不懂,什么香港,什么玉坠,还有秦始皇这个称呼,虽然能猜到应该是秦皇的意思,但是他有儿子吗?没有吧,汉帝又生不出来儿子。别说儿子了,就女儿也生不出来的吧?
真有儿子,那秦皇的弟弟还能当上皇帝,搞笑呢吧!
嬴政项少龙在位期间,已经实现了书同文的举措,并不排除学习自己的语言的权利,但是必须学会统一的这种文字。
因为统一的文字,也并不是秦国的文字,也就是说,是一种新型的文字,全天下人都是一样的,要重新学,所以也没有遭到太大的抵制,推行的也比较顺利。
嬴政和项少龙商量了很久,再和李小超李斯等大臣讨论之后,在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挑了繁体字来进行推广。
虽然简体字更容易推广,但是总觉得少了些底蕴,并且现在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所有人都识字,而是所有有能力识字的人,都能认得同一种字,交流起来方便一些。
并且不抵制别的字体,反而会鼓励一个人学习两种字体,将繁体字定位为官方文书,也就是说不管是科考或者当官之后的汇报之类用于正式场合的都用这种文字,便于交流。
但是个人爱好,或者说什么样的字体更有艺术价值,则是学者们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不会被干涉。所以到了现在,曾经的各国文字,还在一些范围内流传。
而李小超现在石刻上的文字,却偏偏是繁体字这种到了现在全民已经普及了的文字,总让嬴政和项少龙觉得李小超有种不怀好意的感觉。
嬴政和项少龙在这边轻声的交流了一番,那边的一些人看来是已经有了决断了,只留下了一个人手中搬着一个石刻,其他的人,则向嬴政和项少龙这个方向撤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