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琅玉站在他身边,并不打算走。他眼睛盯着年轻人,嘴角边泛起一股温暖的微笑。
年轻人不明白他在笑什么,皱了皱眉:“你还有什么事?”
“你叫什么名字?”李琅玉问。
“……我没有名字。”年轻人淡淡道。
李琅玉脸上露出几分失望,但是很快又朝气蓬勃地对对方笑道:“等我长大了,让我做你的媳妇儿好吗?”
李琅玉偷偷觉得自己这个点子不错,既然自己不能娶他,那就让对方娶自己不就可以了吗?
年轻人沉默半晌:“……好,我等你长大。”
那一天的黄羊川凉风瑟瑟,漫天飘着黄沙,天空阴霾灰暗,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场意外,谁也不愿记得那种日子,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年轻人。
后来大家发现这个年轻人神通广大,知识丰富,对文物的年代鉴定十分准确,也能精准地估判墓坑的状况。考古队看中了这一点,便带着他一起行动。
尽管年轻人平常几乎一言不发,却帮了他们许多忙,慢慢的大家都觉得十分依赖他,甚至认为他就应该是考古队中的一员,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这支队伍在那几个月里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他的功劳。
年轻人说自己叫阿斗,他在考古队呆了差不多四个月,走的时候,他们仍然对他的一切一无所知,后来知道,连名字都是假的。
第59章 三座石像
我们靠在一起坐了许久,焚香炉一言不发,显然是因为他还没有想出脱困的办法。
他曾经一人在明王墓的棺椁里躺了两天最后脱出,可见耐心有多么好,换了我恐怕早就疯了。
我不想打扰他的思路,但是又有些坐不住,于是就沿着壁画又转了几圈,想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新发现。
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我无聊地晃到塔楼中央。
底楼中央并不是什么也没有,正中间有一座三层石板铺砌的台阶,上面是一根六人环抱那么粗的盘龙柱,玉石雕刻,整根柱子通透雪白,就像冰晶一样。
这根极有可能是撑天柱,一直从底部直通到宝塔最上层。
柱子四周有盘绕的楼梯,我走上去,抬头张望了一会:“香炉,我们干脆到上面去看看吧,反正呆在这里也无济于事,说不定上面会有什么线索。”
香炉来到我身边,他和我一样高高仰着脖子张望天顶上的大洞,看了会儿,又打开手电筒照了照。
虽然光线不足,我们还是能看见大洞四周有悬梯连接着中间的撑天柱和两边楼面。
我怕焚香炉不同意我们贸然行事,又补充道:“明楼应该都会有记载墓主人身份的石碑,好歹我们要弄清楚下面的古墓是谁的,死也要知道我们是被谁的墓害死的。”
焚香炉不声不响,点了点头。
我很高兴他能体谅我的心情,回了他一个明媚的笑容。这家伙竟不好意思地别过头去了。
我觉得逗他很有乐趣,还想再主动吻他一下,看看他什么反应,没想到他抓着楼梯栏杆纵身跳起,轻盈地跨过栏杆,人便翻上了楼梯,在那里高高地看着我:“快跟上来。”
我挠挠后脑勺,无话可说。
九天云霄,宝塔果然有九层,越是这样越说明地下古墓是一座帝墓。
我们沿着楼梯爬上第九层,途中畅通无阻,不禁有些意外和困惑。
焚香炉冰封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疑惑,不过他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受了伤,爬九层楼已累的精疲力竭,一看总算到了顶层,立马瘫坐在悬桥上。
焚香炉独自从悬桥走到楼层边缘,急着去看墙上的壁画。
我们一路上来,为了找线索,每一层都转了圈。当我们到二楼时,就发现墙上的壁画和底楼的完全不同。
底楼的是杂乱无章的蛇蟠阵图,而从二楼开始,壁画的内容却是一个连贯的故事。
每一层楼的壁画内容都是有关联的,而且我们后来才发现,从下而上是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布。
不过就像我们平常在看一本小说时也会碰到这种情况,由于开头凌乱而无法搞清楚整个故事的主线是什么,要等看下去才慢慢明白。何况壁画不像小说,会标明出场的人物。
我们看到的壁画上的那些人,在一开始并不知道他们是谁,而是等明白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才猜出他们的身份。
当然,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就把和焚香炉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