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贾政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贾政看到贾珠这副样子,知道如果不开解了他的心结,怕是又是一个病根了,连忙给大夫付了诊费,又取了伤药,便带着贾珠离开医馆回了客栈。
让小二端上几道清淡的菜,又特意要了醉牡丹,晚上爷俩个喝着小酒,贾政这才开口问今天的事:“你从头到尾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贾珠不敢隐瞒也没有多加掩饰,原原本本的把事情的始末都说了一遍。
贾政听过之后问道:“珠儿现在觉得孰是孰非?”
“我打听过了,那座桥果然不是唐时的天津桥,是我狂妄了。”贾珠低头说道,他今天第一次碰到那么多年纪相仿的读书人,年轻气盛互相攀比,不觉竟张狂到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他现在也不过是个秀才出身。
可是,自己虽然不对,但是那人出手伤人也是不该的,但是现在贾珠这话却说不出口了。
贾珠没说,但是贾政却说了出来:“珠儿知道自己有错就还不晚,只是那少年出手伤人却更是不该的。”
“爹!”贾珠错愕的抬头,不敢相信的看着贾政,良久才懦懦的再开口:“爹你觉得是牡丹好还是菊、莲好?”读了这么多年书又得了秀才的名头,说实在话,贾珠以前是打心里看不上自家父亲这点学问的,靠着逝世祖父的临终遗本和皇上的恩典才得了个小官,胸无点墨还喜欢教训自己,这样的父亲,哪家的儿子能喜欢?因而贾珠从来都没想过和父亲讨论这些问题,只是这几日父亲的变化他全看在了眼里,现在不自觉的便把自己也没想明白的问题问了出来。
“珠儿是怎么想的?”贾政有些不解贾珠为何这样问。
“刚刚听他们说牡丹虽好却终究是艳丽富贵沾染了俗气,不如菊、莲有风骨和气度,当时孩儿也是深以为然,可是现在想想,却觉得有些偏颇了,似乎,那少年说我们是附庸风雅也有道理。”
贾政闻言笑了,这富贵清雅之争一直到现代还有人说呢,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哪里有定论?不过,贾政想了想,还是开口道:“牡丹富贵艳俗也好,菊莲气节清高也好,却全都是世人加诸于它们身上的,即使如此,便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珠儿只问自己究竟喜欢哪种便可,至于别人怎么想又有什么关系?”